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调查

03-29 00:22:04   浏览次数:566  栏目:社会调查报告
标签:社会调查报告例文,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http://www.lexue88.com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调查,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三、     国有企业改制的途径


国有企业改制的途径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具体内容有:政府与企业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公众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我认为至少包括下列三点:第一、有限责任原则。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是市场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参与市场竞争,就有可能亏损破产,以注册资本承担有限责任,还给失败者以东山再起之机。第二、多元投资原则。社会法人参股,便于相互监督与相互扶持,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企业职工与社会居民参股,容易形成企业经营与社会经营,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社会居民,形成社会效益。第三、内在动力原则。工资所体现的是雇工关系,不利于激发经营者与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如果让企业经营者与企业职工大部分的收入不是来自工资,而是来自分红,那他们就会尽全力为企业(也是为自己)创造价值。


从我的调查结果来看,依据企业性质不同,国有企业的改制有以下两种选择,一是上市(全面公众化),二是内部公众化与部分外部公众化相结合。下面我分别说明:


上市是如今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采用的改制方式。这种方式进行改制最为直接,效果也比较显著,而且见效快,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所有制的更改,由国有企业变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公众公司)。当然,上市作为一种比较激烈的改革手段,实行起来必然有一些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结构。由于上市需要公众对企业的认同,这样公众才会投资购买该企业发行的股票,但是国有企业本身那低效冗余的结构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因此国有大型企业在上市前通常会进行重组。


重组是一种宽泛的说法,通常来说包括横向与纵向两种重组方式,更可将两种重组方式结合,形成组织结构的网络,发挥更大效益,但必须在横向与纵向之间有一个侧重点。下面我就以我父母所在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后者为前者重组后上市的子公司)为例,说明以下重组上市的基本流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文简称中国石油)是一家国有特大型企业,在XX财富500强中名列39位,位居全国第三,净利润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作为一家集石油和天然气上下游业务、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制造和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中国石油的业务领域很多并下属大庆、辽河等大型油田,公司规模庞大组织结构复杂,有大量低效的单位和人员,因此在1999年上市时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在之后的改组中中国石油成功地将主体业务与支持服务业务相分离,实现了横向与纵向的双向整合。横向上将各个地区的油田组成地区公司,实现了油田内部核心业务的独立,并且能够高效地同其它支持性油田服务项目相结合。纵向上将上下游核心业务分化为四个板块: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化工与销售,天然气与管道,并将勘探开发研究院与国际公司等单位在企业架构中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其所应该发挥的作用。


图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结构。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重组整合发生在公司架构的基层也就是业务流程的架构内,改制的上层则是所有制与管理层的变革。在业务重组完成后,企业就能够在所有制等核心问题上做出革新。而革新的途径就是上市。


公开发行股票,将企业所有权上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到资产评估,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投资银行承销股票等众多专业环节,我在此不再详细阐述,我只说明以下上市后所达到的效果。通过上市,国有企业完成了所有制制度的变革,即由政府所有变为公众凭借持股拥有,而作为公众公司,政府也可以通过投资或改制时的策略占有部分股权形成所谓的国有控股股份制有限公司。至此,所有权已经与行政权力从法律层面上相脱离,接下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股份制公司的管理层任命是由董事会决定的,董事会是股东利益的代表,为了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任命管理层时,自然会把管理层对公司盈利能力的作用放在第一位。这样,董事会在自身利益的的推动下,任命能为公司发展和盈利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为管理层,从而达到公众(指股票的所有者,从理论上讲,任何法律允许的人都能购买企业的股票,所以称为公众)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推动企业与公众利益的协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能认为政府放弃了本应盈利的企业的所有权,是吃亏了。其实政府的职能不再与管理企业,而在于建立制度,用制度来监管企业。而政府本身则是从税收中获利,再用来造福人民。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政府的收入不但不会少,反倒会大幅增加。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国企改制,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有利的。


至于内部公众化与外部公众化相结合的方式,则是我自己构思出来的,目前只是雏形,也没听说哪家企业采用了这种改制方式,我在此简要的提一下。这种方式将公司的股份分为两部分,分别在公司内部和外部进行上市,在内部上市的股票需要公司内部制定相关制度加以规范,以便让这部分股份在员工中间依据职位和业绩进行动态的有机的分配,在外部上市的股份与前一段所讲的上市模式基本等同。为了让内部流通股与外部流通股的价值保持基本等同,而不至于导致交易混乱,还需要一套独特的机制将内部股票交易与公众股票交易相挂钩,这种机制十分复杂,我目前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路,留在今后思索。


四、     值得注意的问题


从上文不难看出国有企业改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障碍和问题。下面我就把采访过程中受访者集中提到的一些改制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作一下简要的分析。


被提及最多的问题是,在企业重组后,一些单位的冗余员工的流向问题。下岗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很多员工已在岗位上工作多年,虽然成为超出编制的员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专业技能,相反很多人是相当专业的技术人才或专业学术人才。这些人才若不加以利用,必将使企业利益甚至是国名经济遭受损失。因此,在非上市的支持性服务单位中将这些人才加以合理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应尽量使他们的工作与原先从事的工作相互关联,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


信息化对于企业的改制也显得至关重要,从重组的上市,信息化对整个流程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不仅能直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能使企业的管理层与员工能以全球化网络化的思维思考问题。这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企业文化的革新也是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改制前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普遍比较消极,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没有任何关系,“吃大锅饭”的看法较为普遍。因此,建立新的企业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企业文化的建立是无数经验的结晶,我在此不作讨论。


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变革,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企业只有变革才能生存,才能有一个生机勃勃的明天!


五、     参考文献


1.     《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调查研究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2.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吴敬琏 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3.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韦伯 著


4.     《现代企业制度概论(第三版)》 张鑫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5.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 林毅夫/李志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6.     《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重点难点问题》  李荣融


7.     《公司上市实务指南》  饶宏斌/曾艳 著 中国方正出版社


第三部分:本次社会实践的感受


在上学期的马克思哲学原理课上,老师布置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其后经历了期末考试、英语四级、军训、到假期的实习,真正开始此次社会调查已是近九月的事了。虽然开学迫在眉睫,但我认为既然要写这份调查报告就要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想于对问题的洞察能力,而且报告要客观,要有据可依。因此,我阅读了很多文献,并设计了问题,在我父母的帮助下同一些国企的管理层和员工进行了深入的且富有成效的交流,他们的看法也对这篇报告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此感谢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与我交流并精确地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的父母对我的帮助最为重要,他们整个职业生涯均在国企工作,所在的企业经历过重组上市等一系列过程,他们协同我分析资料,纠正了我的很多错误观念,并且一反常态地不反对我熬夜,我对他们的感情已无法在此用语言表达。同时感谢人文学院安排的这次社会调查作业,对我而言,我对国企改制的问题一向十分关注,这次作业给了我一个深入思考的机会,让我系统地整理自己先前形成的思想,认清了一些思维中存在的错误。同时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认为关心家国天下事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会在今后对这篇调查报告尚未搞清的一些重要问题继续深究下去,直到弄清正确答案。思维带给人力量,思维本身也是一种力量,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思维与行动更好地服务社会,探寻真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进自己的一份力。

上一页  [1] [2]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调查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