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导游欢迎词范文,英语导游欢迎词,导游欢迎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应县木塔导游词,
其“三相”是:
(1)二十二相:四十齿相
(2)二十三相:诸齿齐密相
(3)二十四相:牙呈油浸白黄相
“二好”是:
(1)三十四好:齿方整鲜亮
(2)三十五好:牙长光洁
疑惑二:佛牙能有这么长吗?佛经上又说释迦牟尼佛是丈六之身,也就是说佛陀身高是现代人身高的4.5倍。释迦牟尼的“牙齿”比正常人多了八颗,上下颌各是二十颗。其牙相的特征应该是方形柱状端面平整,比例是1∶0.014。由此我们大此可以计算出佛牙的长度应该在6—8公分之间。
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记载来分析,有关佛牙的“一相”、“一好”是说佛的牙齿呈“黄白相,方形柱状,光耀晶莹”。
又因为佛陀有四十颗牙齿,上下各二十颗,其端面必然平整光滑,否则佛的嘴会合不扰而显怪相。
按佛教经典来理解,佛陀留下的灵牙,会在牙根牙槽、牙身上生长出细粒舍利子。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记载玄奘法师在西天印度曾朝拜过佛牙,其佛牙长三寸、油浸鲜亮、熠熠生辉。
依据佛教经典和历史记载,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珍藏的两颗佛牙,如法如律,其色泽、大小、形制完全同佛教经典记载相一致。正如台湾大德高僧,非洲佛教导师慧礼法师所说的那样:“建塔之前,必先有登地大菩萨应现于世,以种种方便,呼引众生,始能建塔”。
《诗经》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一双佛牙,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如高山、如景行(大道),要瞻仰,要身体力行。临应地而生善意,瞻佛牙而生善心。对于每一个朝圣者来说,生命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历900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结构谨严外,历代不断维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系统的修缮和管理。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国家拨大量专款,调拨优质木材对木塔进行全面抢修,使这座当今世界上保护最完整、结构最奇巧,外形最壮观的古代高层木塔建筑焕然一新,巍然屹立。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成为山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省会太原,位于滨河西路的山西博物院,其内结构设计原型便来源于应县木他的外形轮廓,二、三、四层的护栏为累叠的八角形制,顶部同样使用了八角攒尖式作为自然采光。佛宫寺释迦木塔与现代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虚怀若谷,将山西千百万年来的文明展示于世界人面前。
上一页 [1] [2]
,应县木塔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