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倭寇曾多次进犯我国沿海。泉州作为一个沿海大城,自然也不可幸免。明嘉靖年间倭寇犯境的简表显示,在短短的四十四年里,倭寇进犯达十五次之多,每一次都给泉州沿海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为了抵御倭寇进犯,泉州人铸造了大大小小的铁炮,有的重达一万多斤。同时,泉州还涌现了一大批抗倭英雄,其中有和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
由于“海禁”,刺桐的官商贸易日渐衰弱。沿海商人的贸易受到影响。为了同朝廷相抗衡,沿海许多海商纷纷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船队从事私商贸易,最具代表性的是郑氏海商集团。创始人郑芝龙,在年轻时到过日本,并在乎户与田川七左展门之女结婚,生长子郑成功。郑氏集团将日本作为主要贸易对象,同时与荷兰等国及东南亚地区有贸易往来。在我国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早的私商活动出现在安平港,这里可直通金门、厦门,是闽南水陆交通枢纽之一。安平商人早在唐代就航行海外。明代,他们的贩海活动达到鼎盛时期,足以和安徽商人相匹敌。到了明代中晚期,私商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漳州的月港,并逐渐向厦门港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沿海的产生,为寻求生路,大批移民涌向海外,使泉州成了一个著名的侨乡。据统计现在世界各地的泉州藉华侨已达人百多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他们的出国,使中外民俗文化出现了一场奇特的交融。至今,我们还能够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现中国风格的“石敢当“、泉州式的“风狮爷”;也能够在泉州发现许多有异国情调的物品,“萨兀”就是印尼华侨参加巴厘岛宗教活动的用品。泉州的建筑风格,也受到海外的影响。例如,最繁华的中山路两旁的骑楼,就是受东南亚风格的影响而建的。同时随着近代华侨由东南亚向世界各地移民,类似的风格也出现在悉尼、旧金山等地方唐人街。
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总会有众多的香客从世界各地云集湄洲,拜祭海神妈祖。妈祖,姓林名默,相传她经常拯救海上遇险的船只,为乡亲行医看病,死后被奉为神。宋朝时,沿海各地的海民和航海者把妈祖奉为海神。北起丹东,南至广州的重要港口都建有妈祖庙。通过华侨,妈祖信仰传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在这近千座妈祖庙中,大部份庙宇是由泉州分炉出去的。因而始建于南宋庆历二年(公元1196年)的泉州天后宫,是中国八百多座天后官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妈祖已经不仅仅是海上保护神,她更成了许多海外赤子思乡情节难以割舍的一部份。
我们所熟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继承并发展了郑氏海商集团的贸易之后以商养战。公元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但是公元1662年,就因病去世并安葬在台湾,公元1699年,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率部回归祖国时,将他的遗骨带回家乡安葬。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水头郑成功墓出土画像的复制品中,一睹这位民族英雄的风采。
随着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以及古刺桐港港口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古刺桐港逐渐衰弱了。但是,通过这个海交史陈列馆,我们不难想象出当年“缠头赤足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宾”的辉煌岁月。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几百年后的今天,这再度开放的城市,将会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tag: 福建导游词,导游欢迎词范文,英语导游欢迎词,导游欢迎词 - 福建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