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公文写作领导讲话金融类***副主席在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首期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班上

***副主席在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首期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班上

04-01 14:02:01   浏览次数:686  栏目:金融类
标签:领导讲话稿,领导讲话稿范文, ***副主席在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首期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班上,
    其次是存在畏难情绪。农村信用社目前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不利于贷款五级分类,例如借款企业没有财务报表或者财务报表虚假、员工素质普遍不高、电子技术支持手段匮乏等。但凡事事在人为,不实行五级分类,这些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只有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实施贷款五级分类,才能促使这些问题逐步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希望大家在必须在正视困难的同时,坚定信心,通过开拓创新,加大工作力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掌握要点,切实做好农村信用社贷款级五级分类工作 
    要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首先必须深刻理解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概念和要点,否则,理解上的偏差将会导致分类结果的偏离。
    (一)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概念及核心
    贷款五级分类是银行类机构采用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担保分析和非财务分析,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估算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
    从定义不难看出,贷款五级分类强调了四个方面:一是分类的主体和对象是贷款的质量;二是分类方法,主要包括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担保分析和非财务分析;三是分类的关键就是风险量化,估算贷款遭受损失的程度;四是分类结果,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从贷款分类方法看,尽管涉及的方面很多,有企业财务分析、非现金流量分析,担保分析,涉及企业非财务分析及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分析,但核心只有一个,即判断贷款能否及时足额偿还的可能性,也就是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
    从分类的结果看,正常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主要特征是“基本正常”;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主要特征是“存在潜在缺陷”;次级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主要特征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主要特征是“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主要特征是“基本损失”。次级、可疑、损失类统称为不良贷款。
    (二)贷款五级分类的分析方法
    贷款五级分类一般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时主要运用以下四个工具:一是财务分析。是指在对借款人经营状况和资金实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借款人连续几年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数据等资料进行确认、比较,综合评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为贷款分类提供依据。二是现金流量分析。是指对借款人资产转换循环过程中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借款人未来是否具有足够的现金归还贷款。现金流量净额等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三项之和。三是担保分析。是指对借款人的担保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在未来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无法保证贷款归还的情况下,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的补充还款能力。根据担保方式不同,可分为保证、抵押和质押分析。担保分析要把握四方面:法律上的有效性、价值上的充足性、担保续存期间的安全性和执行上的可变现性。四是非财务分析。是指对影响贷款偿还的相关非财务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行业风险分析(包含自然、社会风险分析)、经营风险分析、管理风险分析、还款意愿分析、信贷管理分析等等。
    (三)贷款五级分类的精髓
    贷款五级分类关注的是贷款的内在风险,亦即已经发生但未实现的潜在风险,实际上是对贷款真实价值的认定。根据银行会计原理,凡是具有市场价格的资产(现金、股票、债券和固定资产等)均按市场价格确定价值,像贷款这种通常没有市场价格的资产只能通过贷款风险分类确定内在损失,将贷款账面价值扣减贷款内在损失得出当前价值或真实价值。
    贷款五级分类主要通过分析借款人还款来源来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五级分类将借款人还款来源分为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第一还款来源是指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收入,也就是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主要还款来源,第一还款来源充足,偿还能力才有保障,贷款才真正安全。第二还款来源是指靠其他收入(筹资、变卖资产、投资等)或执行担保偿还贷款。其中主要是担保。欧美国家严格按照是否动用第二还款来源作为划分不良贷款的分水岭,体现了对第一还款来源的重视。我国目前把是否执行第二还款来源的担保也作为了判断标准。
    贷款逾期情况仍是贷款五级分类的重要参考因素。从理论上讲,贷款期限与五级分类并无直接的必然联系,但实际情况是贷款期限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多,如果贷款合同期限合理,贷款逾期也说明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因此在分类时,我们仍将贷款逾期情况作为分类的参考。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对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就采取了逾期情况、信用等级两级坐标进行贷款风险分类,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效率。
    贷款五级分类体现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五级分类结果直接反映了贷款的真实价值,这是提取损失准备的重要依据。五级分类过程是对贷款质量诊断的过程,要收集信息、整理档案、检查还款记录,要对偿还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还款可能性。贷款五级分类覆盖了从贷款的发放到账面消失的整个周期,所以分类过程是对贷款管理的过程,因此五级分类重结果,也重过程。
    在现实工作中,影响贷款偿还的因素错综复杂,千差万别,不可能将这些因素、方法全部公式化,很大程度上,要由信贷、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所以对信贷和风险管理人员来讲,贷款五级分类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艺术。
    三、强化责任,确保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农村信用社所有法人机构要在20xx年底前完成贷款五级分类,时间短,任务重。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重点是明确一个目标,开展两级培训,落实三方职责,收到四个成效,确保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取得成功。
    (一)明确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就是20xx年底前农村信用社所有法人机构全部完成贷款五级分类,用一年左右时间实现贷款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过渡,20xx年实行贷款五级分类为主、两种数据共同报送的“双轨运行”制度。这一目标具体包含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时间要求,整体上要在20xx年底前全部完成,考虑到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东部省、市农村信用社的分类工作要在9月30日前全面完成,中西部省(区、市)要在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二是范围要求,在机构数量上,全国农村信用社所有法人机构全部推行;资产种类上,不仅要对贷款进行分类,还要对透支、贴现、各类垫款等所有其它表内信贷资产实行分类,并试行对信用证、承兑、担保等表外业务和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三是考核要求,从20xx年起非现场监管统计分析以贷款五级分类数据为基础,两种数据“双轨运行”。四是拨备计提要求,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后,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分类结果,按照准备金计提指引的要求提取准备金,差距大的要做出规划,分年逐步达标。
    (二)开展两级培训
    两级培训指银监会和各银监局、省级联社分别举办培训。银监会举办的培训分两期进行,培训对象是监管部门负责人和省级联社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部门负责人,通过培训提高受训人员的认识水平,掌握分类的基本常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管理能力,了解国际风险分类的发展趋势,拓宽工作视野。各省(区、市)银监局会同省级联社举办的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县级联社和农村信用社的相关人员,形式上主要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培训、案例辅导、检查指导等方式。通过培训,使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和分类操作人员思想通、懂常识、善操作、技能强。贷款五级分类培训从今天开始启动,争取在四月底前基本完成,受训人员总数达到3万名左右,平均每个法人机构有一名以上专业人员接受培训。
    (三)落实三方职责
    要实现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目标,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划分监管机构、省级联社和农村信用社三方面的工作职责,做到既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能减少推诿扯皮,形成合力。
    监管部门要发挥专业监管作用,承担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的责任。一是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目前银监会已成立了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主要负责加强对全国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各银监局也要相应成立负责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专门工作机构,由分管副局长担任负责人,合作处及相关处室人员参加,具体负责对辖内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的督促和现场检查工作。二是做好培训工作。各银监局要在认真做好监管干部培训工作的同时,通过选派授课人员、参与编写教案、具体辅导等方式,协助和督促省级联社做好对农村信用社的培训。三是巡视督导。在五级分类推行过程中,银监会将组织巡视组,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指导,了解工作进度,协调推进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四是监督检查。各级监管机构要从分类程序的严密性、分类工具和手段的可靠性、分类信息的全面性、分类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严格履行监管责任。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分类制度的研究,建立对其贷款分类办法和操作规程的评价制度,另一方面要根据辖内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进度,组织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及时对完成分类的农村信用社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要由银监局合作处负责人或当地银监分局分管局长为主查人,按照银监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先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充分运用贷款偏离度检查、贷款迁徙分析和同质同类比较等监管手段,加强对不良贷款真实性及形态变动的监测考核,对工作推动不力、分类结果不真实的要严格问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副主席在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首期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班上
上一篇:慰问信范文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