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改革党内选举制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以强调,要求从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等方面予以推进,反映了广大党员的愿望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方向。
7、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江苏、四川等地借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采取“两票制”、“两推一选”等成功经验,在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进行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试点。这种选举办法,较好地落实了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激发了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了基层干部为群众干事、对人民负责的主动性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这为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开辟了广阔空间。今年,我们选择国税局作党员直选机关党委班子成员的试点;去年乡镇党委换届时,黄金、咏生、南桥实行了全体党员直选乡镇党委班子成员的作法,今后可以逐步扩大。
(四)巩固三个成果,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1、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保持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前提和基础。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不仅是一项眼前的工作,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必须思考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所谓长效机制,要解决的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途径、方式的制度化建设问题,从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关系协调、程序严密有效的机制,始终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始终保持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始终使党和党员走在时代的前列。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阶段结束后,我们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六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工作。把六个长效机制文件发印发到基层党组织。同时,抓好组织委员的学习培训,努力使基层党务工作者掌握文件精神、熟悉基本内容、把握工作要求。
今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的落实:
一是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各基层党组织要每季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每半年召开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每年末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处置。
二是建立党委、党组成员走访党员、开展谈心活动制度。及时与党员沟通,掌握民情社意,听取建言献策,帮助解决问题或困难。真正让党员受感动、受触动。
三是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落实好党员承诺制活动。在余坪乡试点的基础上大面推开,组织党员全面述诺、评诺,确保党员言而有信,兑现承诺,塑造党员良好形象,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四是建立县委、乡镇党委管党责任制。建立健全以县委书记、基层党委书记为管党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管党工作负直接责任、党委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管党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规划和考核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推行县委常委党建工作制度,建立党建工作示范点;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和指导员,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实行村干部绩效考核,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积极开展以“三级联创”活动为主的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2、巩固发展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的成果,在扩大组织覆盖上下功夫
继续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设置和优化工作。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继续按照“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要求,不断探索切合实际的组建新模式。针对企业规模、党员数量等不同特点,对各类企业分别采取多种组建形式和方法,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一是单独组建。坚持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且生产经营比较稳定,并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单独组建党组织。二是联合组建。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中小企业,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跨企业的联合党支部。三是派驻指导。对不具备建党条件的企业采取选派党建联络员或指导员的办法,深入企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组建工会、共青团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工作,积极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确保非公企业都在党的影响和覆盖之中。
继续抓好建立联合村党总支,联合村党支部的推广工作。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求,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积极在地域相邻的富村与穷村、强村与弱村之间进行“村村联建”,建立联合村党组织,形成以富带穷、以强带弱的帮带局面,我县已在岭川、南桥等乡镇试行建立联合村党组织,效果初步呈现,可进一步在全县范围内探索推广。同时,还可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支部加协会”等党组织设置模式。
继续抓好街道社区、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和优化工作。结合开展社区党员“分类管理、设岗定责”工作,积极探索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及时在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居民楼栋、街区市场、新建居民区、外来人员聚居区、关停破产企业员工聚居区以及基他相关组织和地区,建立党员服务站、党小组、联合或独立党支部,把党员人数较多的社区党支部及时改为党总支或党委,使社区党组织设置横向延伸、纵向深入,基本上做到全覆盖。要将下岗失业、从改制企业分流出来的党员组织关系就地就近进入社区。
续续抓好各种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设置和优化工作。按照“新社会组织担负什么样的角色,党组织就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新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到哪里,行业建设难点出现在哪里,党建工作的重点就放在哪里”的要求,按行业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的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原则,区别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同时,把建立党组织并发挥其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确保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党建工作同步发展。
继续抓好机关、学校党组织设置和优化工作。按照分行业创建“五个好”党组织的要求,规范机关、学校党组织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机关、学校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把机关、学校党建工作与机关、学校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根据单位职能特点,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服务,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和高效服务全民创业、全民教育活动。
3、巩固和发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果,在争创流动旗帜上下功夫
近年来,我们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产生了较好成果,要巩固和发展这个成果,就要寻求新的突破点。我们今年主要是抓了三个事,一是利用传统节日时期召集回乡流动党员召开座谈会,与流动党员加强沟通,争取流动党员支持家乡发展;二是在北京召开了全县流动党员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会,为新建立的驻京流动党员党支部授了牌;三是本月中旬到深圳召开“流动旗帜”行动总结表彰会,新建20个流动党员党组织。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党员较多的地区,开展以“建立党组织,发挥流动党员创业他乡建设家乡作用,推荐本地富余劳力异地就业创业,推荐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推荐优秀党员回乡任职或领头创业,以及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活动,探索完善对流动党员加强教育管理的好路子。
(五)把握三个坚持,推动党建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可持续发展。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工作的根本依据,推进工作的根本动力,做好工作的努力方向,检验工作的根本尺度,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引领广大基层党组织强化功能,督促基层党员干部提升素质,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强基础、谋发展、促和谐的实际行动中,落实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
二是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基层组织只有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充分发挥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是坚持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基层党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任务相当繁重,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工作,一些需要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只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有坚实基础,才能抓平衡,抓全面,抓整体推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tag: 心得体会,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四群教育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