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03-28 01:41:56   浏览次数:595  栏目:活动总结
标签:情人节活动总结,元宵活动总结,志愿者活动总结,http://www.lexue88.com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1956年党的八大作出了关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一系列正确决策.1958年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条基本路线反映了党和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196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把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之后重新确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进一步延伸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1969年党的九大正式把八届十中全会的论断确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它导致"文化大革命"严重失误,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一心一意搞现代化的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并且随即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基础.此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对新时期总任务的认识和表述不断深化.1987年,十三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完备的规范的表述.十四大和十五大的报告和党章沿用这一规范表述.这就是说,这条基本路线经受了实践的考验,是我们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路线.
   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第一次系统地和比较完备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个基本纲领展开为三个主要方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上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1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

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xx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XX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按XX年不变价,下同).过去二十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倍.预计今后二十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持过去二十年的增长势头,到2020年达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过小康指标.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过去二十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3.5倍,其中近十年增长1.6倍,到XX年为2253元.可以预计,今后二十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增长3.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21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近十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XX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预计到202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近十年每人年均增加0.5平方米,XX年达到19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以超过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我国近十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XX年为36.2%.今后二十年,我国将坚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到XX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约为4.2%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9.7%.这几年,计算机普及率呈现加快提高的趋势,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计算机普及率20%的目标.
   八是大学入学率20%以上.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力度的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我国大学入学率到XX年可以达到15%,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20%,达到25%.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以上.到XX年,我国达到每千人为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预计每千人超过3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XX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预计到2020年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95%.
   这里,对于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1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