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课辅导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课辅导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198  栏目: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标签:高二历史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课辅导,

www.lexue88.com   2.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相同点 背景 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领导者 改革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主持的 结果 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阻力 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不同点 性质 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   结果 失败 成功   3.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 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 力量 倒幕派(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依靠没有实权皇帝,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具体 措施 明治政府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改革措施并大力推行 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书,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 环境 19世纪中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结果 原因 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西化” 中国局限于引进西方技术,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www.lexue88.com   【学法导航】   夯实、提高、拓展、瞄准   纵观历史各个时期的改革,其复杂性与艰巨性毋庸多言,然而,正是在这些改革中,人类历史不断前进。在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改革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思维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夯实、提高、拓展、瞄准”四方面入手。   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著名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3.学科渗透,拓展思维: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政治知识来分析改革和变法的必然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古代改革、国外改革与当今我国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总之,对于改革不仅要能正确的认识它还应该能正确的评价它。总体说来,对待改革要客观而全面的进行评价,不能单纯的从其结果是失败或成功来下定论,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从各个方面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事物。
   【感受高考】   1.(2009·上海)“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解析: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   答案:C   2.(2009·上海)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狂言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答案:C   3.(2009·浙江)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www.lexue88.com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   答案:C


上一页  [1] [2]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课辅导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课辅导》相关文章

tag: 历史  ,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