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向老师坦白抄作文的事吗?”我问。“想,但是我不敢。”女儿的声音轻极了,我知道她担心什么。“我也是老师,当我的学生做错了事,主动承认时,我会无比欣慰,绝不会再批评他。你的老师肯定也会这样,相信妈妈的话,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此时的我就象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耐心地启发女儿。说实话,在对待女儿的教育上,我很少做到今天这样循循善诱。
“妈妈,那我该怎样给老师说呢?”女儿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有了想向老师交待的意愿。
“直接给老师说,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我试探着抛出第一个方案。
“不行,我说不出口。”女儿又噘起了小嘴儿。
“那,利用上课前两分钟在班上做个检讨——”我知道这样做对极要面子的女儿来说是残酷的,但还是说出了我的第二种方案。
“不!就不!”女儿斩钉截铁地否定了。
我假装陷入了沉思,因为我想让女儿自己想办法。
良久,女儿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妈妈,我想写篇作文,告诉老师。”
“好哇,将功补过!题目就叫——”我一阵窃喜。
“《老师,对不起》”
“我认为照抄别人的东西就象是偷东西一样,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已有。干脆就叫《第一次做“贼”》,怎么样?”
就这样,女儿马上坐在书桌前,掏出本子,认认真真地写起了表示她忏悔的作文。女儿的文字功夫本来就不错,加上有了这次亲身体验,写起来十分轻松。不到四十分钟,一篇《第一次做“贼” 》的习作就诞生了,不仅文从字顺,而且情真意切,女儿的忏悔之情溢于言表。
女儿太累了,写完后躺下床就睡着了。看着她可爱的小脸蛋,我不禁涌起许多感慨:这教育孩子还真有不少学问!这次女儿抄袭事件如果没有被我察觉,如果被察觉后一顿臭骂,或者轻描淡写,不加理睬,后果会是什么呢?有多少孩子撒谎就像吃饭一样自然,有多少孩子在家长面前从不坦言,有多少孩子错上加错直到不能自拔,这不是他们的第一次犯错误留下的印痕吗?如果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不惊惶失措,沉着冷静,抓住教育契机,对孩子们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减轻孩子们的心理压力,相信我们的孩子明天会更美好。
从刚才的事情中,我们知道不管是怎样的孩子,信任、尊重、理解,都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我们都知道要端正对学习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同事的态度、对领导的态度,我们更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啊!
三、兴趣——学习成功的动力
培养学习兴趣这是孩子持久学习的动力。我女儿今年上二年级,对她来说,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加减法时,我觉得多做题目看似效果显著,可是太枯燥,可能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于是,我们开展了一场“家庭快乐教学活动”。如傍晚,我们带上孩子边逛街边进行加减法训练:我们已经走过了4根电线杆,前面还有3根,等我们走完,一共经过多少根电线杆?家里吃水饺,爷爷要吃20个,奶奶要吃15个,他们一共吃多少……我觉得,低年级的孩子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够了,多做只会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我很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给孩子的“额外负担”是每天一问,或是看图说话,或是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而且只让孩子口述,说不好我来补充,说得好立即表扬。这就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好成绩只是早晚的事。
有一位他的儿子前两年考上清华大学的家长,他的教子经验是是基本上不向孩子提什么要求,而是重在培养他的兴趣,启发他的思维。他的儿天生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一方面加以鼓励赞赏,另一方面认真回答并引导他思考,有时还和儿子一道查阅资料。所以儿从小就养成了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富有创新意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良好习惯。他的儿子在幼儿园时,看到其他小朋友拉小提琴,也跃跃欲试,于是那家长就让他学习小提琴。学了一段时间,儿子厌烦了,认为没时间玩。家长也没强近他学,而是买了一套小提琴教程的VCD在家里放给孩子听,优美动听的旋律在家中回荡,儿子仿佛受了感染,家长乘机劝说他照着碟片练习,自由安排时间,儿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开始在家中自学。直到高中毕业,儿子每天都在学习之余拉拉小提琴,不仅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有的家长让孩子从小就做大量习题,每天记日记,做一些无谓的重复劳动,好像不如此就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结果使孩子疲于应付,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这个家长,他的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没买过课外资料,高中每科也只有一本。他主要教育孩子上课大胆提问题,大胆思考,不迷信老师,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样小孩子上课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学习效率高,而且也锻炼了口才。由于孩子作业不多,因此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下象棋、打乒乓球、玩电脑、旅游和同学聊天等,同时,还要求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如名人传记、科普、历史、教育等题材的书。
各位家长,孩子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过程和规律,我们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他们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是教他准确地估计知识的价值,是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作为父母要从小在子女心灵上撒播理智和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只有童年时代有善良的同情心,长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质,才能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公民。这既是一个人立身之根,也是家庭教育之本。谢谢大家!
tag: , 家长会发言稿,家长会发言稿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发言稿 - 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