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话题作文“感恩”写作指导及例文

话题作文“感恩”写作指导及例文

11-07 15:19:47   浏览次数:895  栏目:写作教学
标签: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话题作文“感恩”写作指导及例文,

“感恩”话题作文

【模拟文题】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感恩情怀与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思,当涌泉相报”的经典词语,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西方世界有一个“感恩节”,在这一天,很多人相聚一起感谢上苍的仁慈和恩惠。西方还有谚语云: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感恩为幸福之首,是因为不知道感恩的人,永远不会幸福。人,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抒发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人情,等等。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题意解析】

  以“感恩”为话题作文,要调动起生活的积累,回忆起曾经牵动我们感恩情怀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反复咀嚼、玩味的材料,来组织文章。记叙类作文,要合理布局,精心描摹,努力做到细节具体,力求以情动人。这样,叙写,可以条分缕析、细节突出;议论,可以叙议结合、画龙点睛;抒情,则可以情满字间、感人心脾。否则,所议之论、所抒之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人望而生厌。议论类作文,要注意立意选材,大可以到感恩情怀与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小可以写家庭感恩意识的培养。但有一点,选材不论大小,都必须观点明确,尽力做到论证充分有力,论据详实丰富。

【考场佳作】

忘记“感恩”的人们

  穿孝的白桦哭遍了整座树林。

这儿谁死了?谁?莫不是我自己?这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冬天》。在清明,这样一个春天,引用这个句子,是为一个船工奏一曲《安魂曲》,然后,哭我们自己。              

这个船工,叫肖楚红。

    4月1日,肖楚红在衡山县九观桥水库的漩涡中救下了六名游客和一名船工,在苦苦的支撑之后,自己却被吞没于巨大的漩涡。这名船工,来不及也没有理由为自己悲伤。可是,我们现在有理由为他悲伤,为一个好人悲伤。

肖楚红以沉入水底换取了别人的重生,生死一隔,受到恩惠的人却转瞬割断恩义的脐带,无声无息地消失于茫茫人海。肖楚红遇难后的几天,获救者无人来吊唁。人已殁,水犹寒。                

更有甚者,为了逃避对于恩情的心理负担,为了躲避对于死者亲人可能的补偿,获救的船工悍然否认被救的事实。他说,当时并不危险,肖楚红并不是去救人,而是去抢客源。

  九观桥水库沉下去了舍生取义的躯体,浮起的却是苟活者的身影。无聊让人生厌,无耻让人愤怒。不堪的是,我们却要与这些流言相伴。我们愤怒,难道人心竟然麻木到险恶?难道世俗竟然恶俗到叵测?前来与获救船工杨德春“对质”的现场船工尹金莲,这个性格温和的妇女一边讲述一边流泪,她说:“这些游客这么做是没有良心的。”

  在经历与尹金莲的“对质”后,杨德春说:“我不晓得怎么讲。危险么,看起来是危险的样。有没有必要救?我不好说。”怎么说?我们只能说,不该死的已经死了。而良心何在——她还在善良的人们心中。

  另一个获救者,与肖楚红同镇的游客成吉伟已被找到,他说没去吊唁的原因是他母亲不知道肖家人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怕他遭到危险。难道还有什么让我们在恩情面前也恐惧得止步吗?人皆有子,死去的肖楚红难道不是人子?我们怎能像抹去蛛丝网一样轻轻地抹去死者的恩情、重生的记忆?

  一同获救的,还有成的舅妈、姨外婆与四岁的表弟,另外两名“可能是衡阳市某铁路学校的学生”。载着获救游客出去的船工刘华元说,“两个学生上岸后一边哭一边说,那个船工死得好惨,那个地方再也不想去了。他们当时打了电话给他们的父母,父母得知他们脱险后,要他们赶快回家。”可是我们今天想说的是——你们必须站出来,因为我们不能接受一次恩义的背弃与良知的沦丧。我们怎么可以背过身去,擦干恐惧的眼泪,就当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如果是这样,这就几乎是一场精神上的“毁尸灭迹”。在人生的天平上,有人已经为你死去了,你因此而活着,你都不肯在死者面前流一滴感动的泪水,还有比这更为冷酷的心么?

死者的家属说:“我们只要他们来家里看看,说句感谢的话,我们心里也舒服些,也不要他们做别的什么。”这微末的要求,是为让他们在亲人离去的苦痛中站起身来,寻得活着的安慰。因为如此,我们只要你们流几滴感动的眼泪,因为更多的人心,因为更大的世道。

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有了英雄而不知崇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怜的奴隶之邦。”那么,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呢?施恩不为图报,市侩的用心做不出真正的恩义。但受人活命之恩,则不能不以良知相报,因为这是恩义得以循环的人类之道。

  在失去一个好人的生命之后,我们不能再失去一个民族恩义的重量——我们、所有人不能也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忘恩负义的世界里。

  为俄罗斯民族喊魂的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说:“我的交响乐多数是墓碑。”在我们看到恩义价值被毁的迷茫同时,我想以此为我们也许正在失去的恩义树一座碑,不为埋葬,只为重生,这世界将会给我们一次抱头痛哭的机会。


,话题作文“感恩”写作指导及例文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