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作指导与示例

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作指导与示例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789  栏目:写作教学
标签: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作指导与示例,

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作指导与示例

2013年西城一模语文作文

“我”,是每个人在考虑具体问题乃至面对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概念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无我”与“有我”的拷问

请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无我’还是‘有我’”是个选择

这是对人生、对现实的思考:

是现实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以及如何做人,都将面临的思考

是90后孩子们所作所为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所导致的思考

是在写作,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将融入的一种什么态度的思考

……

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

也告诉人们:有与无,在这里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只是人们要去突出或抑制的

常见切入角度

首先:要解词,我代指什么?利益?荣誉?个性?……

 

有我:贬义: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了自我

         褒义:个性的张扬,个人价值的体现

                    有我不等于自我

         有我推动历史的发展,自信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做任何事情都要投入:歌星的歌声中,乐曲中是否有我?

 

无我:在利益与荣誉面前,

           无我不等于丧失自我

 

无我中有我外在无我,内在有我(统一的服装;规矩—表达自我)

 

文学作品中的

王国维自己的解释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

“有我之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所以一般呈现为“宏壮”的境界

而“无我之境”则主体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所以一般呈现为“优美”的境界

“有我之境”还算容易理解:我今天很高兴,于是看花花在跳舞,看鸟鸟在唱歌;如果今天我很苦闷,于是看花花在溅泪,看鸟鸟在啼血,这就是现代美学所谓的移情作用

无我之境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说,作者的情感表达得相对隐蔽,作者的心态闲静,融身体于外物,忘记自我,完全沉醉于外界的良辰美景之中,极力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外物的形态情势,让人能在悠闲的外物身上玩味出作者心中的那种淡淡的丁香般的香气,让读者折服于造化的独特魅力正所谓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所谓的“无我”,不是真的说“我”已经不在诗中,诗的创作与创作者无关,最主要的含义是“我”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特殊心境,我与物在这种特殊的心境中“神会”诗人以一种纯客观的高度和谐的审美的心境,观察出外物的一种最纯粹的美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仿佛是两个“自然体”自始至终静静地互相观照,契合无间,这样凝结而成了一种属于优美范畴的艺术境界

无我”还是“有我”(52)

“无我”,大概是无私奉献,利人而为“有我”,应是心中存私,利己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无我”与“有我”并不冲突,做了一件利己的事,同时也使他人受益,不求回报,正所谓“无心插柳”,而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德国人普朗克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山村支教,我们认为他感动了中国,但他却说他只是为了推行他的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它近乎确凿地告诉我们,“无我”与“有我”在现实中并非是对立的子曰:“达己者达人”

在我们身体力行着“有我”的信条时,却无形中为他人,为社会开辟了一条金光大道普朗克为了“私立”的行为给山村中的孩子带去了多少希望说他是“无我”吗?难免有些牵强说他是“有我”吗?好像是,却又不尽然他的行为在“无我”与“有我”之间闪转挪移,难辨其踪“有我”与“无我”之间的泾渭界线已然模糊又或者——我们不妨大胆地推测——“有我”与“无我”本就是统一?

李开复曾就职于美国的苹果、微软、谷歌的要害部门,其薪酬之高令人欣羡,然而在事业巅峰期的他却毅然回国,开办创新科技工厂,使大量青年就业当问起他时,他却回答,这是为了我的梦想普朗克,李开复的例子只是千千万万缩影中的两个一个为了“推行自己的素质教育实验”在大山中一待数十年,造福众多孩子;一个“为了我的梦想”,为千万青年提供了就业良机“有我”的信念却是“无我”的善举胡雪岩因为希望将商号开遍中国而散家财赈灾捐国库霍英东希望“我的国家繁荣富强”在抗战期间一再冒生命危险救济红军“有我”的个人理想与“无我”的大同社会美好愿景并不冲突,小人别之,君子一以贯之

为了个人的生计,他们铺设了全国铁路网,公路网,但我们歌颂他们为建设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城市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他们做起了清洁员,但我们仍认为他们是伟大而光荣的劳动者

在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中,“无我”与“有我”,都是平凡的,也都是伟大的我终于明白,“无我”与“有我”没有区别,只要我们坚持“有我”时的同时不伤及“非我”,并为“无我”做出贡献,我们也能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文15  “无我”还是“有我”(52)

淡化自我抑或强化自我,这一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去面对的也许会有人将“无我”读做个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奉献的最高境界,认为“无我”意味着和谐与高效但在我看来,“有我”才恰恰是人与人得以共存共处,社会得以发展繁荣的根基

“有我”意味着差异,意味着人对自身特点的保留与强化这种差异不仅不会阻碍合作,反而使优缺得以互补,从而促进了整体的发展从古代氏族社会的严密分工,小农经济下的男耕女织,到工业社会高度细化的流水生产,人类的物质财富层面的每一次飞跃,都建立在对差异的尊重之上至于精神层面,“君子和而不同”的古训更是令人受用至今对于自我的强化,使人类社会得以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而不至于在同一中停滞不前“无我”不仅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更可能是盲目的先导即使合作,人也永远不能舍弃独立思考只有如此,个体才会促成整体的发展,而不是被拖拽着前行

“有我”并不意味着与奉献的绝缘相反,“有我”是个体对整体付出的前提人们常常提及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崇拜保尔·柯察金的集体主义精神,并把他们的行为与淡化自我,“融入”整体画上等号但实际上,所谓无私付出,让渡的是自己的物质财富,体力劳动,而绝不是自己的独立存在与思考能力如果人对集体,对社会的付出意味着无条件的接受,服从,这样的人又与机器何异呢?楷模之所以成为楷模,并不是因为他们完美切合社会的需求,而是因为让他们的所作所为体现出的品格之高尚异于常人,高于常人这份精神财富带给整体的推动力,又怎能是一个毫无特点的虔诚“信徒”所能比得了呢?

个体的进步,整体的发展,都要建立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的只能是利己之心,而绝不能是独立的人格存在合作,共存,奉献,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做好自己人类社会是勾连起的一个个点构成的美丽星空,而决定其颜色美丽与否的,并非社会,而是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人


,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作指导与示例
《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作指导与示例》相关文章

tag: , 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