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中第三段画线句子属于场面描写,它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3.第二十七段:“‘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请你揣摩“他”说此话时的心理。
4.文章结尾,“他”为什么“两眼含泪”?
二 、 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 张丽钧
距离中考还有20多天了,初三复习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这天,一个叫程海的初三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想麻烦您给我看看。”我欣喜地接过作文。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他长得又瘦又小,但成绩十分优异;他是“特困生”,三年的学费全免。
那是一篇写得挺不错的作文,我很喜欢,就边改边将它敲进了电脑。当我把一篇打印稿交给程海时,(A)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迭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后来,从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对自己很苛求。他生活那么困难,却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每次买饭,都是二两米饭,半份素菜。初三这么苦,这么累,我不由得有点心疼和担心他。
过了两天,我特意到初三的售饭区等候程海。程海来得很迟,我知道他特别惜时,晚一些来是为了错开排队的高峰。程海往打卡机里插卡的时候,我看到显示屏上清晰地跳出了61.50元的字样。他买了一份饭、半份菜,还剩60元钱。我和他边聊边往就餐区走。当我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我们时,我把自己的饭卡递到程海面前,假装很随意地说:“我们交换一下好吗?别紧张,我需要减肥,你需要长肉,咱们一起努力,到中考那天,你把我饭卡里的钱用完,我把你饭卡里的钱用完,你说好不好?”程海有些手足无措,低声说:“老师,我的……钱,够用。”我说:“我看见你的卡里还有多少钱了。别让我着急了,咱们俩其实是互相成全。好了,把你的卡给我吧。”(B)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我的饭卡里存有200元钱,足够他用这20天了。那之后,当我去食堂买饭,偶尔遇到去往初三售饭区的程海,我都会向他做一个“V”型手势,鼓励他努力吃、努力学。
中考来了。
中考又走了。
(C)程海到学校来找我,郑重地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我也找出他的饭卡,笑着说:“我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你可不如我。你看你,还是那么瘦!”程海说:“其实我长肉了,偷着长的,老师看不出来。”
中考成绩下来了,程海的成绩非常优异。
当我在买饭刷卡时,屏上居然显示出了140元钱的字样!我一下子懵了。我到储款机那里查询,结果这张饭卡近期没有储过款!也就是说,在中考前的20天里,程海仅仅花去了他“自己”的那60元钱!
我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我惊问自己:是不是我在无意中伤害了这个非常要强的孩子?
此刻,如果程海出现在我面前,我将对他说些什么?我想我可能会说:孩子,穷,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如果一个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击困难,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纯;而当你明白他原是揣着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要知道,有人会把你欣然领受一份善意看成是对他的至高奖赏。他期待着你幸福地体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后同样成为慷慨地赠予他人温暖的人。
孩子!我们之间曾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你的一篇作文给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份有价值的记忆。相比之下,如今被我捏在手里的饭卡是多么的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编织一个动人的故事的,岂料却留下了一处败笔。
孩子,你在高中还好吗?买饭的时候,别总去得那么迟,早一点去,可以买到热一些、可口一些的饭菜。 (选自《读者》)
1.与程海交换饭卡时,“我”先“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然后才“假装很随意”地对他说了“我”的意思。“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当发现程海仅花去他自己的60元钱时,为什么“我”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3.文中三处画线句子三次写到了程海对“我”的感谢。请结合文章,谈谈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
,中考阅读写作训练之一:聆听校园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