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党课教育材料,党课教育教案,党课教育内容,党课教育资料,http://www.lexue88.com
党章辅导(一),
作为要求入党的同志,也应当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践党的宗旨同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
三、党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问题,是关系我们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反对腐败,这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也是使党能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风和廉政建设。在延安时期,党就领导边区政府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草案)》。1944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学习郭沫若总结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教训的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同民盟领导人黄炎培谈到共产党如何跳出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率时,提出了依靠民主、依靠人民监督政府,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在建国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再次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建国以后,我们党在扫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保持党和国家机关清正廉洁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再告诫全党,要十分重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全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列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中央十分明确地提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既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一个一个地打好阶段性战役。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狠抓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努力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同时注意把反腐败斗争同纯洁党的组织结合起来,在党内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事实证明,我们党对于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措施也是得力的。经过全党和全国上下的一致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因为党内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就怀疑党还能不能代表人民?对这个问题,必须有正确的认识。首先,我们要看到,绝大多数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是好的,他们忠诚地、积极地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和建设中不怕困难,不畏艰苦,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发扬了实干精神和献身精神。如果没有他们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艰苦奋斗,我们国家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肯定,党的主流是好的,是生机勃勃和有战斗力的。当然,党内确实存在少数党员包括某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腐败变质的问题,但是,这毕竟是支流。我们既不能对党内存在的这类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也不应该以偏概全,进而怀疑党还能不能代表人民。如前所述,我们党对于解决党内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从来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严正措施,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我们还要看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上的腐败现象难免会反映到党内来,会有少数党员堕落成腐败分子。问题不在于会不会有腐败分子,关键要看对腐败分子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党对于那些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腐败分子,态度十分鲜明,采取坚决清除的方针,一经发现,立即处理,有多少清除多少,决不姑息养奸。党的十四大以来,党内共有49.9万人因走私贩私、行贿受贿、贪污盗窃、腐化堕落等各种问题受到党纪处分。其中省级干部48人,地(厅)级干部1570人。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我们党采取了坚决的措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贯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明确: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领导仍然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一、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
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明,许多革命先驱,许多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找到国家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先后进行了种种尝试,包括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戊戌维新以及义和团运动等,但都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指引中国人民找到了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在不长的时间里,党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随后,党又领导全国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来,尽管我们走过弯路,有过失误,但是党和全国人民一道,经受了挫折的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仍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国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开辟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1992年到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2.1%,既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避免了大起大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等农产品稳定增长。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钢铁、能源等基础工业迅速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由1991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第七位,在发展中国家位次上升到第一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6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分别比1991年增长41.5%和28.8%。
总之,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中国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夺取政权需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样必须有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必有之义,二者不能分开。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在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需要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坚持党的领导是其内在要求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111页)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譬如,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使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等等。总之,我们的目标,是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显然,这些都是党的纲领、政治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党提出的战略目标,始终保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前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党章辅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