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计划总结学校工作总结学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学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11-07 14:56:44   浏览次数:329  栏目:学校工作总结
标签:学校工作总结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学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7.积极开展德育研究活动,指导德育工作。
            我校申报的国家课题级子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实效性方式研究》已经进入研究性阶段,学校紧密结合田家炳先生崇高人格的典范,通过开展图片展览、主题班会、主题板报、感恩教育等一系列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提升做人品质,夯实基础道德规范。市级课题《主题教育模式研究》、《个性化班集体建设研究》也正开展研究,这些课题的研究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在2006年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中,我校金春、葛秀琴等二十六老师送交的德育论文荣获一等奖,学校也获得集体一等奖,并被评为“2007年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
            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狠抓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抓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式,努力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题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法与学法。坚持情感教育渗透始终,因材施教体现始终,反馈矫正贯穿始终的原则,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智与学能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挖掘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学校根据实际提出了降低教学难度、夯实学科基础的教学策略,提出了“五个110”工程,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切实可行的。
            ——加强校本培训。继续深化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施新课程的研讨。开展了以“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引导和动员全体教学人员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探索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及其应对策略。此外,学校积极争取,承办了多次省、市级教研活动。如省级优质课评比、全市教授级教师评选课堂教学展示、以及多次市直学科研讨会、新课程培训会等。学校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另一方面,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感受名优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兄弟学校教师交流和对话,学习和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思想、教学技艺、教学手段的转变和提高。本学年,学校鼓励教师开学术博客,还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了学术沙龙活动,这种学术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促进了教师间的了解与沟通,有效的促进了教研成果的生成。
            ——狠抓教学常规。学校坚持教学常规反复抓、抓反复。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要求,力求各个教学环节规范、严谨,做到课堂教学堂堂有目标,学生课课有收益。本学年,学校实行中层以上干部随堂听课制度,要求所有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至少听两节课,并定期对听课情况进行统计、公布。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学“五认真”综合考核和专项检查多次,还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专项测评,及时通报和反馈结果,全面实行教学工作量化考核。
            ——切实抓好毕业年级管理。学校加大对毕业年级的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认真落实市初、高三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分解质量目标,深入研究和实施具体对策。完善分析、反馈、矫正、提高的过程。学年初,学校对高、初三年级逐一制定了教育教学目标,并制定了高、初三年级具体的工作策略。一学年来,高、初三年级打破“生源定局论”和“基础决定论”,心为教学所系,智为质量所谋。不断强化团体意识,做好学科调控,严格控制练习、考试的质量,注重考纲的研究和考试信息的收集,努力挖掘教与学的潜力。精心组织调研考试、阶段测试,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出现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高三年级张翠英老师带病一直坚持到高考结束,宋钢、唐勇军等老师不顾小孩刚刚出生,坚守高三教学一线,数位青年教师因教学工作一再推迟婚期。正因为这些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为我校07年中高考取得历史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校事业的高开高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07年高考,我校达本科资格线计308人,600分以上优秀人数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全体高三人用辛勤的汗水填平了生源的低谷,共有29名择校生考取本一、本二院校,其中丁宁、顾娟同学更是以589分和612分的优异成绩双双考取本一,学校优良的办学实绩令全市人民瞩目。
            三、强化校本研修,发挥教科研的强大支撑力。
            我校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立身的质量意识,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不断提高校本研修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以课题研究推进课改。目前,我校有国家级课题子课题6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8个,校级校本教研课题25个,都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2007年3月21日,在第二届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上,我校陈德法副校长作为江苏省新课改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我校“以课题研究推进课改”的做法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被指定作了大会发言。我校被表彰为“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先进学校”。陈德法副校长、童俊楼主任、周航老师、陈义法老师的涉及三个课题的四篇论文,分别获一、二等奖。
            二是加强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积极组织全体老师开展深入细致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交流、专家引领等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全体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学校还对教研工作签订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督导,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提升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层次,努力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使之成为研究解决学科教学问题的合作群体。
            三是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学校结合本土文化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本学年,先后完成《语文导学》、《名人故事》、《围棋课程计划》、《生活中的物理》、《剪纸》等16本校本教材的编写。
            四是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校本研修的考评机制。教科处对照校教代会审议通过的《教科研考核奖惩办法》加大了对教科研各个环节的督查、考核力度,并做好记录,力求使教科研考核工作及时、公正、规范、科学。建立了教师校本研修及个体发展档案,以作为今后年度考核、评优晋职、首席、准首席教师及骨干教师评比等重要依据。
            五是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开展实施“名师工程”(首席、准首席、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选)、“青蓝结对工程”、“成长杯”、“成材杯”、“成功杯”等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以及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各类教学竞赛(本学年陈荣慧、刘金兰、吕隽老师参加省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四、强化队伍建设,健全教学质量提升保障机制
            一是建设学习型校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教育的日新月异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新知识的学习,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促进知识的更新、观念的提升。学校倡导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注重抓教职工的学习,要求全体教职工把学习当成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更新教育理念的先导,通过暑期培训班、全校教职工大会、中层干部例会、班主任培训、教研组学习、教学反思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讨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确立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为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学校还制定计划,落实措施,着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学者型教师队伍、探究型学生群体。
            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学校强化中层干部的“六大意识”,即:责任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表率意识、时间意识和争先意识;另一方面强化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校领导集体争做勤政、廉政的表率,民主决策,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努力为教职工做好服务工作。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年级组的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建立了领导干部述职询问制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评比制度、文明单位评选制度、领导干部民主测评制度。着力提高干部队伍业务素质,使他们懂管理、会管理、敢管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学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学年度学校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