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梳理
1.考点诠释
2008年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共18个。
2.考查重点、难点
近几年的高考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单纯设题有所减少,考查方式上最常见的是比较虚词意义与用法的单选题。考查范围一般都遵循当年的考纲规定,同时历年来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因”、“之”等字在高考时出现的频率就很高。由于这18个虚词是从几十个文言虚词中精选出来的,除了常用在句尾的“也、者”外,几乎都曾在高考中出现过,尤其以“而、其、为、以、因、于、与、之”这几个出现频率最高。复习时,要把包含每个虚词义项的例句牢记于心,特别是一些不太常见的用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从课内到课外的顺利迁移。
金题透视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解析】该题考查点为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A和B两项考查的文言实词均为课本上常见词的常见义项,没有什么悬念。C项的“乃”在文言文中主要作副词。一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如“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义项是该词考查的重点,从原文推断,C项“乃”,应为“副词,却,竟然”。D项“但”超出18个虚词之外,不过其义项不多,结合原文可以推断出其为正确的。
【答案】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008年高考安徽卷)
A.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解析】该题考查文言虚词,选项句子一半出自材料,一半出自高中课本。考查的四个虚词均在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之内。A项的两个“以”都作介词,“因为”。B项,第一个结构助词;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不译。C项,第一个“所”是直接用在动词前,作助词,表示“……情况”;第二个“所”与“为”构成“为+所”式,表被动。D项,第一个“何”是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第二个“何”是疑问代词,译为“什么”,作介词宾语。
【答案】A
难点攻略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以考纲所列18个虚词为重点,同时又要适当拓展,熟悉其他一些常见虚词。复习时,首先要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特别是结合典型例句来识记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同时了解一些推断虚词意义的方法技巧,勤练多思,把握规律,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1.语境推断法
虚词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第11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高考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来自:A.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C.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故燕王欲结于君
解答这道题须有一定的对常用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积累功底,答题方法主要是借助语境比较异同作合理推断。C、D项容易判别,难在B项。C项“则”一表顺承,一表转折。D项“于”一表比较,一作介词“与”。A项“之”的意义用法相同,都作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B项都表指代,但结合语境推断,二者具体指代有所不同,前句中指代上文“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中的“言”,可以翻译为“它的”,后句中指代自己,可以翻译为“我的”这样可以排除B项。答案:A。
2.关联推断法
虚词在句中和不同的词关联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分析这些前后关联的词语,也可以推断出其意义。比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问以谣俗、民所疾苦\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微斯人,吾谁与归
C.高酒具食,亲与相对\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A中的第一个“所”是“所+动词”的形式组成所字结构,第二个“所”与前面的“为”组成“为……所”表被动。B中的“微”都与后文代词关联,均为“如果不是”、“如果没有”的意思。C项中的第一个“相”与“对”构词,是“互相”义,第二个“相”带上动词“迎娶”,偏指一方。D项中的第一个“因”用在句首,表顺承关系,译为“于是”。第二个“因”与“而”关联,用在句中,是“趁着”、“趁机”义。答案:B。
3.语法推断法
有些虚词可以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比如虚词“之”在疑问句或者否定句中常用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作前置宾语的标志或前置宾语。阅读时,把握这个特点,从语法角度分析,就比较容易判断。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7题: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从所给句子看,A句“官”为名词,“之”应为动词“到……去”。B句“罪”为动词,句子为否定句,正好符合“之”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的特点。C句“之”为代词,比较明显。D句为疑问句,“之”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标志。可见,如果明白了“之”语法意义上的特点,选项就豁然开朗了。答案:B。
4.复原推断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12题: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根据语境、关联、语法等判断,A项“所以”用法不同,第一句中表凭借,是“用来……”;第二句中表原因,是“……的原因”。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结合所给材料,回顾所学课文,将解释再还原到原句子中翻译对照,均通顺,由此可断定分析正确。答案:A。
高考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来自:以上所列仅是供参考的方法,其实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关键还是要谙熟常见虚词的基本意义的用法,在此基础上,能再辅以技巧,便有事半功倍之效。要想正确解答文言虚词题,关键还要靠平时的积累。
重点难点题型测试
1.下列各句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良乃入,具告沛公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不出,火且尽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下列各句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抚军不忘所自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C.吾与汝毕力平险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D.犹且从师而问焉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下列各句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4.下列各句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高考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tag: 文学常识,中国文学常识,初中文学常识,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写作指导 - 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