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长平之战。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建立专制集权统治和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焚书坑儒。匈奴的崛起。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秦的疆域。
2、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专制集权统治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战国时期为什么秦国由弱变强?
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长期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讲授新课
一、 秦灭六国
公元前260年 长平之战―――东方六国更无力抗秦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都城咸阳。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让学生看P70李白的诗句和《秦灭六国顺序表》)
二、 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完成了统一后,又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专制集权统治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①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 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 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政治上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从文化、经济上巩固统一)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不相同,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让学生看P71插图)
秦始皇统一的措施:
① 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出现隶书。)
② 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③ 统一度量衡。
意义:有利于巩固政治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四、 焚书坑儒
(让学生阅读P71-72内容)讨论"怎样看待焚书坑儒?"
① 当时旧的思想意识,分邦建国的传统仍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反映了社会保守势力还有广泛市场,镇压敌对势力,加强思想控制以维护秦的统一和专制集权统治,则势在必行。
② 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极其粗暴野蛮地破坏文化的手段,来维护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五、 匈奴的崛起和秦长城的修建
看P72《匈奴骑兵铜像》、《公元前3世纪匈奴南下形势》
介绍匈奴的情况
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政府还移民戍边。
为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介绍秦长城的情况(讲孟姜女的故事)(看P73《秦朝疆域》长城的位置、起止点)
六、 越族地区的开发
秦统一后,征服越族地区,设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50万人到那里戍守,为解决交通问题,开凿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介绍灵渠的修建方法 梯级运河的滥觞)
七、 秦的疆域
讲清四至(看《秦朝疆域》图)。人口2000万,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小结:秦始皇的功绩不但是他统一全国,更在于他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