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开始思考、讨论、动笔;交流)
生:梅花,你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你唤醒了春姑娘,唤起了千红万紫,唤起了希望。在你淡淡的芳香中弥漫着傲骨的乐章;在你颤抖的梢头,你吟唱出千古柔情,你是温暖、幸福的使者。
师:多么顽强,坚毅的梅花。排比、拟人句很好地表达了你的情感。
生:野草大哥,你虽然没有花的芬芳,树的高大,但你经历过风霜雨雪后,仍然傲然挺立;面对熊熊大火燃烧后,仍然顽强生长……你教会我面对困难,不可言弃,为了心中的那片绿洲,要顽强拼搏,谢谢你,野草大哥!
(师生掌声雷动)
【点评】运用想像的手法与自然界的朋友们互诉心声,动情的叙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成为本堂课的又一精彩部分。教者以问题的形式使教学内容再进一步了更进一步,学生的思想也一步步地在发展。此一步骤意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充满深情的对话式描写的,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里训练表达,学生的合作比独自完成要好,让学生充分展示,则激发了初一学生较强的表现欲,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能把前半节课所学的写景状物的知识运用上,现学现用,易于学生掌握,并化为语文素质。
师:诗一般的语言。我为你们的精妙言辞而喝彩!感谢作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在空闲的时间,大家也不妨一试,“不骑单车,也不邀游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面对山水林木、飞禽走兽,呼唤一回亲朋好友,放下红尘负载,轻松回归自然……人生有这样的一次回归与同化,足以永铭心间。
[下课]
【总评】
本课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1教时的限制,主要设计、完成了大致五个环节。一是从谈话了解学生平时拜访朋友的情况,既导入课题,亦为后面新课学习作些铺垫;二是弄清文章内容,体会字里行间充溢着的思想感情;三是分析作品表达方面的主要特色,了解写作特点;四是训练想象和组织语言抒发情感,提升语文的能力素养;五是简单的课堂小结和寄予期望,使课堂教学不断延伸。综合起来看,值得肯定的颇有几点:
1、学习目标及其重点明确并得到充分落实。看得出来,本课的教学不少于三项任务: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②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③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则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要求在互动的多向交流中,显然已经融入学生集发现、认知、分析、理解、判断、感悟、归纳、掌握、运用等思维发展活动于一体的智能体系。
2、自主学习及其潜力发掘并得到着意释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就会释放出不可限量的学习潜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开动了脑筋,积极地对课文进行了许多思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口头表达训练,教师所给的时间颇为有限,居然有不少同学都按要求完成了一段话,几个当堂交流的同学所述文段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这恐怕是始料未及的。这节课的整个教案是以学生为主的,除了听读这一环节,其它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四人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整个课堂是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真诚对话过程,在轻松的学习交流,及其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得以改良乃至完善。
3、主导作用及其机智挥洒并得到默契共振。在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恰切地勾连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毕竟年龄较小,知识阅历有限,不可能将教材内容全部自己悟透,这就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引导,就如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需要有人导航一样,同时教师的点拨引导也是师生间的一种合作探究。就本节课而言,教者率先出示了自己的悟性与朗读水平,并让大家明确哪些地方高,哪些地方低,哪些地方要处理得平稳,并说出理由(当学生读好文章时,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把握也就差不多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读边悟边品,上出了语文课的高境界),这样以自身带动学生,让学生读得更好(学生在读到“古桥”时,老师强调要突出桥的德高望重;读到第5段五个“你好”时,老师点拨应如何把握,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称呼),品得更好(让学生自己去品析最精彩的段落、句子,让学生自己去扩展:你有哪些大自然的朋友,模仿文章,并向同学推荐),形成师生间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整堂课以读贯穿始终,以读带动悟,带动品,带动说,并在学生品析中暗示出欣赏的方法,学以致用)。
tag: 教学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