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常用结构
一、并列式 论据并列
运用并列式结构注意点:
1.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2.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小标题式结构也属于其中的一种,在高考中常有佳作
例文: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起兴,用整齐漂亮的句子开头,亮相即是满堂喝彩)
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提出论题,表明看法,清晰地让阅卷者知我意图)
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君只不过是个无耻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就热血沸腾可是就是这个被唾骂的人建立了中华大地的一代霸业
没了他,哪来的张骞扶着驮铃走向天山的雪莲?没了他,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走向大漠的飞沙?
历史长河滚滚奔流,告诉我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论据一,理性看待项羽和刘邦一部分,三分段,求结构清晰)
炀帝踏着龙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抱着妻小沿河悲恸于是血被激怒了,那由南向北奔流的运河不再雄浑,那滔滔河水浸透了百姓的血泪
可是就是这条劳民伤财的大运河,书写了大都的辉煌,托起了沿河的点点明珠之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告诉我们——京杭大运河灭了一个隋朝,却也开辟了更辉煌的盛世(论据二,理性看待隋炀帝开掘大运河的功过,也一分为三)
人镜对着太宗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于是双手挥舞着高呼“明君”、“伟人”
可即使是这样一代圣明,我们又怎能忘了玄武门前的血泊?
历史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声音:“再伟大的君王,他的身后也有白骨累累,血汗斑斑”(论据三,评价唐太宗玄武门弑亲刘邦、隋炀帝属贬中求褒,唐太宗则褒中求贬,论据角度有变)
跳出爱憎后的我们,会有一双清澈灵动的心眼环视世间一定会有新的认识,更加公正、更加客观
以清澈的眼审视自己,对于任何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灵动的心审视世界,对任何对错,保留一份最真实的了解
给所有的事物一个旁观的眼神,让历史的车辙辗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结尾重申论题,照应开头)
论据并列式基本套路
此文属于议论性散文的并列式结构可提炼如下:
开头:起兴;
第二部分:亮出论题;
第三部分:并列论证;
论据一(事实材料议论);
过渡句或过渡段(最好有此环节,这会使文章结构更清晰);
论据二(事实材料议论);
(过渡句或过渡段);
论据三(事实材料议论);
结尾:重申或深化论题
论据并列式最典型的莫过于用小标题来架构全文这是近年来屡试不爽的一种形式
小标题式即开头点题后,用三四个(最多四个)小标题概括要写的事件、故事情节、人物感情、人物特征、生活片断等最简单的是用“一、二、三”,也可以是时间(日记式)、地点(场景式)、人物(史实式)、事件(发展式)
小标题的确立当然要根据作文的实际需要而定2005年四川高考高分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开篇点题后,用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四个名人组成中国历史,以论述“烟随风逝,名随史流”是一篇典例
烟随风逝 名随史流(话题:忘记与铭记)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一刻可是,他们的名字却始终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项羽
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
司马迁
看着你坐在案边奋笔疾书,写着那部旷世之作人们只会钦佩你,佩服你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与耻辱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忘记自身的荣辱但是,你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人们铭记着你,就如记得你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一样
李白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仰望诗仙,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能够这样走一回,也就无怨无悔了人们佩服你、
铭记你,那是理所当然的!
杜甫
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讶然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自己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心胸是何等的博大,爱民是何等的情深!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
让后来人铭记于心你的佳作,流传百世一个“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
回望历史,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他们不能不令人感动,他们将失败、不得志、耻辱看得云淡风轻,而我们不能不将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心
溶溶月,淡淡风,让该忘记的统统忘记,让该铭记的统统铭记,这是我们的福分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梅花飘香,忆花香淡雅
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二、并列式&8226;分论点并列:
分论点列述式结构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例文: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过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本文以分论点列述式结构,分别将诚信与美貌、金钱、荣誉等一一对照说理,层次井然
论点并列式基本套路
三、层递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纵向开拓的思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模式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议论文常用结构tag: 议论文 , 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