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关于健康的诗歌

关于健康的诗歌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873  栏目:写作教学
标签: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关于健康的诗歌,

第四,遵循传统中医提倡的"五不"原则,在睡觉前几个小时做到"不过饱、不过点、不过思、不过动、不受风"。

■保健方:"短发萧萧起自梳"

杂赋(南宋陆游)

病叟胸中一物无,

梦游信脚到华胥。

觉来忽见天窗白,

短发萧萧起自梳。

释义:"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实际上是介绍了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中医养生保健法:梳头法。

据西安藻露堂中医院院长宋毅介绍,梳头保健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和全息理论,中医认为在人体14条主要经脉中,有8条都汇聚在头部,头部还有穴位40多个、刺激反射区10多个,是名副其实的"百脉之宗"。因此,梳头能刺激头部皮肤,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有利于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且对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脑血栓等疾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宋毅指出,根据全息学的理论,头部的反射区对应着不同的器官和身体区域,而经常梳头则能刺激这些反射区,通过全息反射作用,使得对应器官能"毛孔开泄、补氧化瘀",从而加强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

■养心义:"不畏复不忧"

自觉(唐白居易)

四十犹未老,忧伤早衰恶。

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飧,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薄。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释义:这首诗里对比了自己和同龄人崔舍人的容貌、体质差别,得出了"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的结论。据宋毅介绍,中医历来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突然而剧烈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到身体脏器的改变,甚至引发疾病,这就是中医认为的"情志病"。

他说,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是人体对外界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的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就会损害到具体的器官,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此时"七情"就会成为致病因素。

因此保持豁达的心胸、乐观的情绪、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养生的第一要求,切记"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的真言,从"养心"开始自己的"养生"路。

■饮食术:"只将食粥致神仙"

食粥(南宋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

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

释义:"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三水",其中食粥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仅李时珍收录在《本草纲目》中的粥就有50多种,可见中医对喝粥的重视程度。

宋毅教授介绍,中医认为喝粥有利于消化、增强食欲、防止便秘、调整肠胃等多方面的好处。尤其是粥上面的那层粥油,中医认为有很强的滋补作用,有补中益气、强肾益精的作用,甚至可以和参汤媲美,因此陆游才会发出"只将食粥致神仙"的感叹。

而对现代人来说,多喝粥也符合饮食清淡的健康标准,减少油脂、胆固醇等物质过多摄入,真正做到郑板桥在自己厨房对联上所描述的那样"青菜萝卜糙米饭,瓦盖天水菊花茶"。


上一页  [1] [2] [3] [4] [5] [6] 

,关于健康的诗歌
《关于健康的诗歌》相关文章

tag: 诗歌  健康  , 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