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道缝隙”话题作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那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工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题意解析】
在平时去上学时,我们常要提前几分钟,以免路上忙中出错;行车时,我们要与其他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碰到紧急刹车等意外情况;思想上,我们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空间,随时清理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交往中,我们要为他人留一点空间,既保持情谊,又能使距离产生美……可以说,在我们人类的社会中,留一道“缝隙”无处不在,它能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工作、处世。写作时,此题可实写,也可虚写——即用象征比喻手法将思想、灵魂等化为“缝隙”,以增加文章的含蓄美。
【考场佳作1】
望月思千年
一轮金黄的古月悬空,不着一丝青云,在夜幕的映衬下,它是那么明亮,那么丰满!而我知道,明晚的此时你将亏去一边,你以这一简单明了的事实告诉世人,过于追求完美的结果只能是缺憾。
那夜明月,千里万里月明。一位戍卒携一管羌笛,抱一壶浊酒,独登小楼,望着明月,把无限哀怨吹成一曲笛声,洒向大漠皆是愁。而我却要劝慰你,不必过于追求团圆的美满。你完全可以携三尺玉龙,在秦汉时的明月下,直斩楼兰,觅得万户侯,还家着锦衣。留一道缝隙,你便可少一些哀伤,多一股勇气。
更有洞庭明月勾起多少迁客骚人的幽思。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将这悲伤之情推向极致,而此时的杜甫也悲到极致。我常想杜甫为何见洞庭月就“凭轩涕四流”,望十五月就“双照泪痕干”?你即使命运多舛,也不妨闲看流云,静看落花。留出那道不得志的缝隙,诗圣便可能不会凄凉地死于孤舟上。
皓月依旧浮动,继续穿梭在无限的时空。当你变弯时,你可曾怨恨?不,你以豁达的精神、开阔的胸怀容纳了这一切。于是,你历经亿万年沧桑直至今朝。
黄州的苏轼,则在十五之夜,一扫前人哀怨之风,把酒问青天。他与自己兄弟近二十年未见面,竟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这一句话便远胜于无数句的“明月不谙离恨苦”。至今,我仍能在月光中看到东坡那豁达的影子。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是哪一个骚客的词章?张孝祥面对打击,面对贬谪,驾一叶扁舟,游八百里洞庭之上,尽挹西江,细斟北斗。小人的谗言反而彰显了你“表里俱澄澈”的胸怀。你抛下了这道不得志的缝隙,便洒脱地邀万象为宾客,对明月而畅饮。
东方渐晓,明月渐暗。我想我此时也许终于懂得明月了吧!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圆满,圆满只会让生命之花放不出原有的光彩。于是,我请世人为生命留一道缝隙,对缺憾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明月的哲学。tag: 话题作文 , 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