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1.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D )
A.本诗开篇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
B.第二句写景,点明了时间,地点和诗人的处境。
C.“何当”二字照应“归期”,表明诗人盼望回家的急切心情。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实写诗人和妻子夜坐西窗之下,共剪灯芯烛花,温情细语的情景。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后两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我们无需在分手的路口,再为儿女们操心,伤心落泪。
B.我们尽管无所作为,但分手时也用不着像别人那样伤心落泪。
C.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我们的儿女那样伤心落泪。
(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首联首句写送别之地,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感情基调。
B.颔联作者以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C.颈联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D.尾联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表达了作者心胸的豁达。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D )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表现诗人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B.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悲愤,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D本文的作者是白居易,沉郁中见豪放,是酬答诗的优秀之作。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C )
A.是的第一句点名时令,融情入景,隐含着作者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
B.第二句叙事,用跋涉五溪简述路途遥远与艰难,流露出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
C.第三句、四句运用比喻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奔赴远方。
D.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左迁意为“贬谪”。
5.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B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后两句表面上写自然现象,实际指社会现象,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6.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B、“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7.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8.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C )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融合。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9.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的首联写青山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
B. 颈联中“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 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D. 题目中“次”是“旅途”的意思。
1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中考复习:课内诗词赏析(语文版)tag: 语文 中考 诗词 , 中考语文辅导,中考语文辅导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