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搬运及辅助作业安全常识
搬运工及辅助工(也称普工)也是施工现场最多的工种之一。其人数众多,从事工作较杂,主要从事物料搬运,或其他技术工种的辅助人员(也以物料搬运等为主);工作技术含量低,劳动繁重,大多是初进入建筑施工现场,或者无一技之长的劳务工。安全常识也是劳务工中较差的,是较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人群,并且发生的事故种类也较多。
1、 作为辅助工种,应一切行动听指挥,以主要作业人员的为主。
2、 辅助工应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得从事应由特种作业人员或专业技术作业人员的工作。
3、 搬运物品时,应量力而行;不得搬运超过自己能力的物品;或者在不明物品重量情况下,冒然搬运。
4、 两人或多人搬运物品时,应统一指挥,注意相互间的配合,同起同落,同时行进。
5、 用手推车搬运物料时,推车应平稳,不得快跑或撒把溜放。保持前后车距,平地不小于2m,下,下坡时不小于10m。
6、 用机动车装卸物料时,应在
第七节 混凝土浇筑作业安全常识
混凝土浇筑作业,较易发生的事故包括高处坠落、触电、坍塌等。
1、 混凝土浇筑作业应穿胶质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2、 混凝土振动器应在3m范围内设置专用开关箱;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3、 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混凝土时,应与塔机指挥相互配合,应慢慢打开阀门放混凝土,不得突然打开。
4、 使用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连接应牢固可靠安全阀必须完好,支架必须牢固。堵管或出现故障时,应听从指挥,不得擅自拆管。
5、 用物料提升机和手推车浇筑混凝土时,应按物料提升机和手推车的安全要求作业。
6、 作业面较高时,应按高处作业要求搭设操作平台。
7、 混凝土浇筑应按相关的技术方案,或者有关技术人员的安排进行作业。
文 明 施 工
一、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1、施工现场是建筑活动的场所,也是企业对外的“窗口”它关系到企业的文明和形象,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明和形象。
2、施工现场应当实现科学管理,安全生产,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达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须安全的目的。
3、施工现场是企业文化的“窗口”,应当实现围挡、大门、标牌装饰化,材料堆放标准化,生活设施整洁化,职工行为文明化。
4、施工现场应做到施工不扰民,现场应晴天不扬尘,雨天不泥泞,运输垃圾不遗撤,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二、施工现场环境
1、、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要做到施工完一层清理一层,施工垃圾应集中堆放并及时拉走。
2、现场内种管理都应做好保护,防止碾轧,接头处要牢靠,防止跑、冒、滴、漏。施工中的污水应用管道或沟槽流入沉淀池集中处理,不得任意向现场排放或流到场外信河流。
3、施工现场的材料应按照规定的地点分类存放整齐,做到一头齐,一条线,一般高。砂石材料成方,周转材料、工具一头见齐,钢筋要分规格存放,不得侵占现场道路,防止堵塞交通影响施工。
4、各种气瓶属于危险品,在存放和使用时,要距离明火10米以外。乙炔瓶禁止倒放,防止丙酮外溢发生危险。
三、现场住宿
1、宿舍区应硬地化,严禁用易燃有害的材料搭建宿舍,宿舍周围应设排水沟。
2、工地临时宿舍应做到被褥叠放整齐,个人用具按次序摆放,衣服勤洗勤换,污水不乱泼乱倒,垃圾不乱抛乱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外环境整洁,保证睡眠和休息。
四、饮食卫生
工地食堂应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杜绝食物中毒,把住病从口入关。
1、炊事人员必须持有所在地区防疫部门办理的健康证,并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凡患有痢疾、肝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参加食品的制作及洗涤工作。炊事人员无健康证的不准上岗。
2、饭前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品,不喝生水,保证身体健康。
五、施工现场防火
1、施工现场明火作业,操作前办理动火证。经现场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做好防护措施并派专人看火(监护)后,方可操作。动火证只限于当天本人在规定地点使用。
2、每日作业完毕或焊工离开现场时,必须确认用火已熄灭,周围无隐患,电闸已拉下,门已锁好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3、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木料加工等易燃、易爆作业同时上下交叉作业。
高处焊接下方设专人监护,中间应有防护隔板。
4、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区,特别是在易燃、易燃物周围,严禁吸烟。
5、施工现场电气发生火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砂土、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不要用水及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6、施工现场放置消防器材处,应设明显标志,夜间设红色警示灯,消防器材须垫高放置,周围3米内不得存放任何物品。
7、当现场有火险发生时,不要惊慌,应立即取出灭火器或接通水源扑救。当火势较大,现场无力扑救时,立即拨打119报警,讲清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1、 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
2、 施工项目应建立项目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在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应以总承包单位事故预案为主,各分包队伍也应有各自的事故救援预案。
3、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事故的应急救援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严禁在未清楚事故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更大的伤害。
4、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⑴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⑵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⑶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⑷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