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公文写作工作报告事迹材料建筑工人安全常识

建筑工人安全常识

03-28 21:47:24   浏览次数:764  栏目:事迹材料
标签: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事迹材料范文,优秀党员事迹材料,http://www.lexue88.com 建筑工人安全常识,


混凝土振动器常用的有插入式和平板式。
1、振动器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保护接零应牢固可靠。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2、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位无损伤,并确认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
3、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在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断开电源。
4、作业时,振动棒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m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应将振动棒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让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3/4,不宜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
5、作业停止需移动振动器时,应先关闭电动机,再切断电源。不得用软管拖拉电动机。
6、平板式振动器工作时,应使平板与混凝土保持接触,待表面出浆,不再下沉后,即可缓慢移动;运转时,不得搁置在已凝或初凝的混凝土上
7、移动平板式振动器应使用干燥绝缘的拉绳,不得用脚踢电动机。

三、钢筋切断机
1、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切料。切料时,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操作者应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应防止钢筋末端弹出伤人。严禁用两手分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俯笛送料。
2、不得剪切直径及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和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
3、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50mm以上,如手握端小于400mm时,应采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
4、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周围,不得停留非操作人员。

四、钢筋弯曲机
1、应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要求,装好相应规格的芯轴和成型轴、挡铁轴。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挡铁轴应有轴套,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得小于被弯钢筋的直径和强度。
2、作业时,应将钢筋需弯曲一端插入在转盘固定销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并用手压紧;应检查机身固定销并确认安放在挡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
3、作业中,严禁更换轴芯、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整,也不得进行清扫和加油。
4、对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严禁进行弯曲。不直的钢筋,不得在弯曲机上弯曲。
5、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严禁 站人。
6、转盘换向时,应待停稳后进行。
7、作业后,应及时清除转盘及插入座孔内的铁锈、杂物等。

五、钢筋调直切断机
    1、应按调直钢筋的直径,选用适当的调直块及传动速度。调直块的孔径应比钢筋直径大2~5mm,传动速度应根据钢筋直径选用,直径大的宜选用慢速,经调试合格,方可作业。
    2、在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前不得送料。作业中严禁打开各部防护罩并调整间隙。
    3、当钢筋送入后,手与轮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接近。
    4、送料前应不直的钢筋端头切除。导向筒前应安装一根1m长的钢管,钢筋应穿过钢管再送入调直前端的导孔内。

六、钢筋冷拉机
1、卷扬机的位置应使操作人员能见到全部的冷拉场地,卷扬机与冷拉中线的距离不得少于5m。
2、冷拉场地应在两端地锚外侧设置警戒区,并应安装防护栏及醒目的警示村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在此停留。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离开钢筋2m以外。
3、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看到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并待所有的人员离开危险区后方可作业。冷拉应缓慢、均匀。当有停车信号或风到有人进入危险区时,应立即停拉,并稍稍放松卷扬机钢丝绳。
4、夜间作业的照明设施,应装设在张拉危险区外。当需要装设在场地上空时,其高度就超过5m。灯泡应加防护罩。

七、圆盘锯
1、 锯片必须平整,锯齿尖锐,不得连续缺齿2个,裂纹长度不得超过20mm。
2、 被锯木料厚度,以锯片能露出木料10~20mm为限。
3、 启动后,必须等待转速正常后,方可进行锯料。
4、 关料时,不得将木料左右晃动或者高抬,遇木节虹要慢送料。锯料长度不小于500mm。接近端头时,应用推棍送料。
5、 若锯线走偏,应逐渐纠正,不得猛扳。
6、 操作人员不应站在锯片同一直线上操作。手臂不得跨越锯片工作。

八、蛙式夯实机
    1、夯实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移动时,应将电缆线移至夯机后方,不得隔机扔电缆线,当转向困难时,应停机调整。
    2、作业时,手握扶手应保持机身平衡,不得用力向后压,并应随时调整行进方向。转弯时不利用力过猛,不得急转弯。
    3、夯实填高土方时,应在边缘以内100~150mm夯实2~3遍后,再夯实边缘。
4、 在较大基坑作业时,不得在斜坡上夯行,应避免造成夯头后折。
5、 夯实房心土时,夯板应避开房心地下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基桩、机座及地下管道等。
6、 在建筑物内部作业时,夯板或偏心块不得打在墙壁上。
7、 多机作业时,基平列间距不得小于5m,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
8、 夯机前进方向和夯机四周1m范围内,不得站立非操作人员。

九、振动冲击夯
1、 内燃冲击夯起动后,内燃机应怠速运转3~5min,然后逐渐加大油门,待夯机跳动稳定后,方可作业。
2、 电动冲击夯在接通电源启动后,应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有错误时应倒换相联系线。
3、 作业时应正确掌握夯机,不得倾斜,手把不宜握得过紧,能控制夯机前进速度即可。
4、 正常作业进,不得使劲往下压手把,影响夯机跳起高度。在较松的填料上作业或上坡时,可将手把稍向下压,并应能增加夯机前进速度。
5、 电动冲击夯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作业时,电缆线不应拉得过紧,应经常检查线头安装,不得松动及引起漏电。严禁冒雨作业。

十、潜水泵
1、 潜水泵宜先装在坚固的篮筐里再放入水中,亦可在水中将泵的四周设立坚固的防护围网。泵应直立于水中,水深不得不于0.5m,不得在含有泥沙的水中使用。
2、 潜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时,应先切断电源,严禁拉拽电缆或出水管。
3、 潜水泵应装设保护接零和漏电保护装置,工作时泵周围30m以内水面,不得有人、畜进入。
4、 应经常观察水位变化,叶轮中心至水平距离应在0.5~3.0m之间,泵体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电缆不得与井壁、池壁相擦。
5、 每周应测定一次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其值应无下降。

十一、交流电焊机
1、 外壳必须有保护接零,`应有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和触电保护器。
2、 电源应使用自动开关,接线板应无损坏,有防护罩。一次线长度不超过5m,二次线长度不得超过30m。
3、 焊接现场10m范围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4、 雨天不得室外作业。在潮湿地点焊接时,要站在胶板或其它绝缘材料上。
5、 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当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十二、气焊设备
    1、氧气瓶与乙炔瓶使用时间距不得小于5m,存放时间距不得小于3m,并且距高温、明火等不得小于10m;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2、 乙炔瓶存放和使用必须立放,严禁倒放。
3、 在移动气瓶时,应使用专门的抬架或小推车;严禁氧气瓶与乙炔混合搬运;禁止直接使用钢丝绳、链条。
4、 开关气瓶应使用专用工具。
5、 严禁敲击、碰撞气瓶,作业人员工作时不得吸烟。

第六章
模板、土方及拆除工程作业
安全常识

第一节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常识

建造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按照构件的形状和规格安装坚固的模板,使它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荷载,以确保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顺利进行。拆除模板作业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规定的强度后。

一、模板施工作业中的常见事故
1、配制模板时的触电和机械伤害;
2、模板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3、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坍塌。
以上事故都是在模板施工中经常发生的,在作业中应严加预防。

二、模板作业安全常识
1、模板的支柱底部必须用木板垫牢。
安装模板应该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本道工序模板未固定之前,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模板的支柱必须支撑在牢靠处,底部用木板垫牢,不准使用脆性材料铺垫。立柱要站直,上下端固定牢靠,保证立柱不下沉,而且上下端都不移位。
可调底座、托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超过200mm时,立杆或门架的承载力应进行修正计算。
当下层楼板未达到规定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支设上层模板时,下层的模板支柱不能提前拆除。
2、 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在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扫地杆、水平支撑和剪刀撑。纵向及横向水平支撑的步距不应大于1.8m。
3、 不准站在模板上、钢筋上作业。
支模时,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使其受力合理。
当模板高度在4m以上时,施工人员应在操作平台上作业;不足4m的,可在高凳上作业。不准站在模板上、钢筋上操作或在梁底模板上行走,更不准从模板的支撑杆上上下攀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建筑工人安全常识
《建筑工人安全常识》相关文章

tag: 事迹材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事迹材料范文,优秀党员事迹材料,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