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公文写作党团材料党课教育党章辅导(三)

党章辅导(三)

03-31 15:22:18   浏览次数:460  栏目:党课教育
标签:党课教育材料,党课教育教案,党课教育内容,党课教育资料,http://www.lexue88.com 党章辅导(三),
    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由于种种原因,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了信心,走上了背弃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些国家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他们在经济上搞私有化,动摇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在政治上搞多党制,实行资产阶级政治;在意识形态上搞自由化,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共产党自身也改变了性质,自动或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丧失了执政地位。从这些国家的沉痛教训中可以看出,如果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就必然会丧失已经取得的革命政权和其他成果,失去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机会,甚至连国家的主权和统一也保不住。
    我们党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公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二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1979-1990年为8.8%,1991-1994年达到12.2%。1995年提前五年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1996年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5年增长9.7%。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96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437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是1978年的近3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纯收入达到1926元,是1978年的4倍多。城乡居民储蓄1996年达38520.8亿元,比1978年的210亿元增长了182倍。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1952-1990年,尽管人口增长了98.9%,但居民人均消费额按可比价格计算,仍提高了2.7倍。1996年居民人均消费额达到3919元。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改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1996年的70.80岁,人口死亡率由建国前的33‰降到1994年的6.49‰。
    这样的发展速度,堪称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雄辩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生机和兴旺发达,也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近,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劳森撰文指出:“中国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他国家花费200年才能取得的,而且有许多国家至今尚未取得。”西方一些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士不无道理地说,只要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阵地不丢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有希望,社会主义就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
    第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呢?它与强大的生命力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首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革命、最活跃、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生产力。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力量,就是进步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有生命力的力量;反之,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力量,就是落后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走向衰亡的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之前的各个社会制度,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当它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由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为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还在于,由于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因而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从而解决与生产力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其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又一本质特征。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建立在对广大人民剥削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剥削制度下,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少数资本家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尽管生活水平也有提高,但与少数资本家简直无法相比。据统计,现在美国人口中1/5最富的人占有国民财富的76%,另外4/5的人只占有国民财富的24%,其中1/5最穷的人只占有国民财富的0.2%。在法国,占人口10%的富人拥有国民财富的55%,而在下层,穷人的行列正在日趋扩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在英国,贫富之间不平等居西方国家之首,其严重程度甚至比牙买加、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等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塞缪尔森在他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讲道:“如果我们把美国人的经济收入比做用孩子们玩的积木做成的一个‘金字塔’,每一层积木代表1000元的差距,那么,这座积木做成的‘金字塔’,将会比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还要高得多。坦率地说,我们大部分人,按照我们的经济收入全在离地面仅一码的最底层。”这种人剥削人、两极分化的制度,使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最不平等、最不合理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上述两个本质特征,分别表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社会主义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理所当然,它是具有伟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是得到亿万人民衷心拥护的社会制度。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必须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是在曲折和反复中前进的。如果只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优越性,而不同时认清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就很容易造成误解,似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战胜资本主义很快就能实现。这样,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使自己陷于迷惘,以致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其实,那种“速胜论”的观点,是既不现实也不科学的,它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反复斗争。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用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和斗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非一帆风顺,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朝进行了长达一百三十多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也经过三次封建王朝复辟,用了八十六年,资产阶级政权才稳定了局面。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出现,到1871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经过二百二十多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才成为定局。即使这样,至今某些国家仍然存在着封建制度。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更替,尚且需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新生的但还稚嫩的社会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并要取得彻底胜利,最终实现消灭剥削制度和解放全人类,那就必然更加复杂和艰巨,必然要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和严酷考验,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在停滞和腐朽的总趋势下,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可能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只有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资本主义才会灭亡。当然,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更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创造了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再次,从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凡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自我完善。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试验。在这一过程中,有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挫折与失败,从而出现曲折和反复。社会主义事业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也是螺旋型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遇到过几次大的挫折。如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反动势力一面残酷镇压、迫害无产阶级,一面对第一国际和社会主义思想大肆攻击,加上巴枯宁分子的破坏,第一国际宣布解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第二国际内部机会主义泛滥,导致国际工人运动的分裂;50年代中期,一些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脱离本国的实际,照搬苏联模式,带来许多弊端,脱离了群众,社会主义威信下降,出现了像“匈牙利事件”那样有大量群众参加的反政府活动,在许多国家还出现了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原苏联、东欧剧变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危机,是自共产主义运动诞生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一次挫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党章辅导(三)
上一篇:党章辅导(四)
《党章辅导(三)》相关文章

tag: 党课教育,党课教育材料,党课教育教案,党课教育内容,党课教育资料,党团材料 - 党课教育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