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中语文高考诗歌赏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赏析

05-10 22:49:27   浏览次数:259  栏目:高考诗歌赏析
标签:高考诗歌鉴赏,散文诗歌,诗歌鉴赏技巧,http://www.lexue88.com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赏析,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

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重点字词解析】
 ①贾谊:西汉初年思想家,文学家。文帝时为大中大夫,因才华出众,被大臣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
 【鉴赏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经过长秒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谪宦”,贬官生涯。“栖迟”,如鸟

儿那样敛翅歇息。这里比喻贾谊惊惶不安、失意的谪宦生涯。三年谪宦生涯,换来的只是“万古”留悲,多么凄楚

沉重的遭遇!以一“悲”字,定下全篇忧郁凄怆的基调,切合贾谊的一生,更能让人联想到刘长卿自己贬谪的悲苦

命运。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秋草…寒林”“人去…日斜

”,均是令人伤感的意象,渲染了贾谊宅的环境凄清。如此凄清的环境,诗人还要去“独寻”,正是诗人与贾谊有

共同悲苦命运而引发的共鸣。“寒林”和“日斜”,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处境。“空见”,感慨如

贾谊这样治国贤才已再不可见,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心情。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有道”的中兴之

主汉文帝尚不能重用才华横溢的贾谊,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又怎能重用诗人自己呢?诗人被一贬再贬,沉沦

落魂看起来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一语双关,将暗讽的笔触对准当今皇上,巧妙含蓄。接下来,诗人究竟不能自释

其然,面对逝者如斯的湘水,想到当年屈原在湘水失意自尽,屈原哪里知道百年后贾谊会到湘水边来凭吊他(贾谊

写有《吊屈原赋》);贾谊更想不到千年之后的刘长卿又会在萧瑟的秋风中来凭吊他的旧宅。千载知音难觅,又有

谁能听到诗人呼告无处、痛苦难耐的心声呢?
 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

遇的愤懑之语。诗人在贾谊旧宅前久久徘徊,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君”既指贾谊,也指

自己;“怜君”既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为何,这是对昏庸统治者的质问,也是对自己与贾谊都被统治者

不公正对待的控诉。
 这首诗怀古伤今,表面上写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透着诗人自我的行踪和

心迹。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见意。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赏析》相关文章

tag: 高考诗歌赏析,高考诗歌鉴赏,散文诗歌,诗歌鉴赏技巧,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诗歌赏析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