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能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体教职员工上下一心,凝心聚力,坚持以学校发展为主线,以培育新人为根本,以提优质量为核心,以百姓满意为宗旨,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水平,完成了期初提出的工作目标,顺利通过了“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的验收,科技特色建设方面成绩卓著,硕果累累,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构建框架。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育人放首位,德育工作呈现新气象
1、落实常规教育,促进习惯养成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通过规范来约束,反复训练形成。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以“五项流动红旗”竞赛为中心的良好班集体评比,以此为抓手,加强学生管理。学期初,对评比标准进行修订,加强了眼保健操、广播操、个人卫生的检查,形成了行政领导、教师、学生三结合的督查机制,学生午餐、教学秩序有了明显进步。
同时,参加中国科协学会管理中心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德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利用晨会讨论“情境体验”,课余背诵相关儿歌、名言警句,在家长指导下阅读“典型事例”,最后开展中队活动、知识竞赛,通过系列活动,学生良好行为逐步形成,得到强化。
2、开展主题活动,加强队伍建设
围绕中心工作,我校开展了“感恩父母”主题系列活动,首先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小广播作宣传发动,第二,在校园内播放感恩歌曲,在班内宣讲感恩故事,营造氛围,第三,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算算经济帐,撰写真情故事,第四,讨论感恩方法,实践感恩行动,第五,反馈父母感受,获得幸福体验。同时在不同阶段穿插不同主题的中队活动,激发学生情感。马妍同学的真情故事获市级奖。在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校行政先搜集相关资料,召开班主任例会,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组织讨论。这样,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指导意义。活动结束后,要求教师撰写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动,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3、做好创建工作,办出学校特色。
本学期,我校以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为目标,完善学校环境教育资料,开展“信息技术与绿色实践活动整合的研究”活动,建设专题网站,受到市领导及兄弟学校行家的好评。我校还参加省美境行动,分管领导作为特邀嘉宾赴南京,参加“2006年省美境行动颁奖大会暨2007省美境行动”启动仪式,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四化校园”方案获方案设计奖、方案实施奖,学校于12月初通过了省绿色学校专家组的验收。
学校于2006年4月开始参与苏州市健康学校的建设,首先投入二万多元资金完善学校的健康设施,其次规范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第三,正常并完善健康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行政领导能与少数特殊学生结对,经常谈心,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效果良好,受到家长好评。第四,开展了有益教职工、学生身心的活动,例:校运会、冬季三项锻炼专项赛,教工乒乓球、篮球、舞蹈友谊赛。学校于2006年11月通过市健康办的中期评估。
4、办好家长学校,发挥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家长素质,优化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我校一贯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活动正常开展。本学期,我校举行了一、三、五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继续开展“访问百个家庭”活动两次,这样做集中与分散结合,随机与重点结合,收到预期成效,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二、质量为根本,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1、狠抓常规,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以学科质量为核心,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我校能扎实抓好“五认真”工作,加强各项常规工作的检查、评比,点面结合,以求常态下的教学管理。加强行政随堂听课,寓各项常规检查于随堂听课之中,及时反馈听课情况,提高优课率。加强平时对各学科教学质量的监控。期中调研了三年级数学和二年级语文和五年级英语;期末,加强考务管理,语文、数学全部教考分离;期末统计全校合格率:语文99.4%,数学99.7%,英语99.1%,三科合格率99.1%。为充分考虑全面合格与部分提优的协调发展,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做好了常规性的学科活动:数学低年级口算过关,中年级的数学应用能力竞赛;语文一年级的汉语拼音过关,中高年级的作文月赛;英语三至六年级的单词短语月过关等活动。平时,教导处能督促教师做好《后进生转化记录》,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减少学困生。
2、深化研究,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以课改为核心开展师资各类培训和各种教研活动。学期初我校积极选派相关教师参加由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学习,各教研组根据期初安排开展了以“一例一课为内容的反复切磋打磨活动”,让每位教师浸泡在新理念之中,参与集体备课、公开上课和分组评课教研全过程。陶仁新与吴颖两位青年教师到虞园小学进行借班上课,获得了好评。
“信息技术与绿色实践活动整合的研究”的课题顺利启动。本学期举行开题论证会,展示了《七巧板》和《布料的研究》两堂实践活动课,得到与会人员的肯定。一学期来学校积极派送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其中曹奕、沈燕两位教师赴上海参加青年教师课改教学研究培训,周凤花等语文教师赴无锡听课学习,另有数十人次分别到苏州、本市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带回了大量的课改前沿信息,为实现自我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3、强化应用,有效推进信息化工程。
本学期,学校加速了信息化硬件投入,实现了计算机进入每个教室,新添了一个小型网络教室,使生机比达到8:1的标准,营造了良好的信息化工作环境。
学校通过加强信息化师资培训,为信息化运用提供良好保证。本学期有16名教师积极参加全国教育技术能力考试,并顺利取得合格证书;另有23名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参加网上的远程非学历培训。中青年教师以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标狠下功夫,使运用现代媒体上课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做好了学校网站、主页的维护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在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学习社区中的作用。加强了现有教育装备设施的管理及日常维护工作,日常台账记录齐全。
经过努力,学校顺利通过了“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的验收。
三、特色添重彩,科技教育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