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logo的来历,苹果logo的由来,苹果logo的来源,apple logo,苹果logo的含义.商界频道为学友整理。
最近,苹果的ipad2面世了,世人趋之若鹜。关于苹果和乔布斯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今天我们谈谈苹果的LOGO。苹果为什么要用残缺不全的苹果作为自己的logo呢?
苹果公司logo
一、难道被咬的苹果真是为了纪念计算机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图灵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诸多贡献,例如图灵曾写过一篇名为《机器会思考吗?》(Can Machine Think?)的论文,其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图灵试验。至今,每年都有试验的比赛。此外,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苹果公司彩色logo
苹果公司彩色logo
因为图灵的同性恋倾向而遭到的迫害使得他的职业生涯尽毁。1952年,他的同性伴侣协同一名同谋一起闯进了图灵的房子实施盗窃。图灵为此而报警。但是警方的调查结果使得他被控以“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他没有申辩,并被定罪。在著名的公审后,他被给予了两个选择:坐牢或荷尔蒙疗法。他选择了荷尔蒙注射,并持续了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药物产生了包括乳房不断发育的副作用。1954年,图灵因食用浸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死亡。(说是咬了一口就死了~)很多人相信他的死是有意的,并判决他的死是自杀。但是他的母亲极力争论他的死是意外,因为他在实验室里不小心堆放了很多化学物品.
图灵图灵享年42岁,科学家为了纪念他,1966年美国计算机协会设立了“图灵奖”成为计算机科学家的最高奖项。后来一位加利福尼亚的小伙子为了纪念图灵,开办了一家公司,而公司的Logo就是图灵死时手里拿着的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这家公司就是现在很出名的苹果公司,而那个小伙子则是苹果的第一任CEO乔布斯。
那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Logo,向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议论。把它跟图灵联系在一起,是一部拍于2001年关于二战时间情报战的英国电影Enigma。
二、苹果公司第一次使用这个著名的LOGO是在1977年推出Apple II的时候,由 Regis McKenna 广告公司的Rob Janoff设计的,表示获取知识。更早的苹果公司的LOGO则是坐在苹果树下的牛顿。
所以如果要把苹果跟一个人联系起来,应该是名气更大的牛顿,而不是图灵。
三:苹果电脑公司早期的徽标已经鲜为人知:
① 中间是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读书的一个图案;
② 上下有飘带缠绕,书写Apple Computer Co字样(当时还没有上市,所以用Co.而不是现在的Inc.);
③ 外框上使用了英国诗人William Wordsworth的短诗。
的确,充满了浪漫色彩,在苹果你永远会远离机器,永远充满人文和人性。
这样的一个徽标是一个叫Ron Wayne的人设计的,他几乎可以说是除了两个创始人之外最早加入苹果的人。
不过,牛顿徽标用了很短的时间,JoBS认为该徽标过于复杂,不易复制传播,于是,他指定Regis McKenna公关公司的艺术总监Rob Janov重新设计一个更好的徽标。
于是Janov开始制作了一个苹果的黑白剪影,但是总感觉缺了些什么,“我想简化苹果的形状,并且在一侧被咬了一口(taking a bite)——a byte(一个字节),对吧,以防苹果看起来象一个西红柿,”Janov解释到。然后,Javov增加了六条彩色的、水平色条,原始设计有黑色的细线分开不同的颜色条,可以减小印刷时的压印问题,但是JoBS没有同意这个建议。这样就完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彩色苹果徽标。
每一个见到苹果徽标的人都会禁不住问:为什么苹果被咬了一口?这或许正是当初设计苹果徽标的人恰恰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① 鲜艳的色彩,给人以活力和朝气;
② 咬掉的缺口唤起人们的好奇、疑问;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对吗?
③ 英文的咬字(bite)与计算机的基本运算单位字节(Byte)同音;
据说设计这个徽标花了苹果一大笔钱,苹果的前总裁Michael M. Scott称为“the most expensive bloody logo ever designed.”,具体数目作者尚未考证到。
咬了一口的苹果还是一种缺陷美,就像断臂的维纳斯。《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它是1820年在爱琴海南部的米洛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同样获得这种感受:庄重的妩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女神的两臂虽已失去,却让人感到一种残缺的美。虽然不少人曾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了她的双臂,但总觉不协调,还不如就让她缺两只胳臂,因而以“断臂美神”而闻名遐迩。维纳斯双臂残缺,反倒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的空间,产生无穷无尽的美的感受。据说,苹果品牌标识最初的设计是一只完整的苹果,但是,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一只西红柿。完美的不一定是美的。太整齐完好反而显得呆板,稍有残缺反而使人觉得自然、生动,给这传统古朴之物增添了生机。这就是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的“虚实相生”。
www.lexue88.com
tag: 生活百科,科普知识,知识宝库,百科知识,知识大全 -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