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教师:捷克斯洛伐克是英国和法国的盟国,但是希特勒对捷克再次提出了侵略要求,要占领苏台德地区!如果你们是捷克人你们会怎么办,这么一个恶魔要侵占你们的国家,占领你们的土地?
教师:捷克当时也作好了迎战的准备,可是我们再看作为当时捷克盟国的英国和法国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的一时太平。1938年,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教师:(出示图片《慕尼黑会议》)这就是当年慕尼黑会议上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他们无耻的导演了一场丑剧!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总统哀叹:我们被可耻的出卖了!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慕尼黑阴谋”!在整个慕尼黑阴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英国和法国已经从纵容侵略的行径中不断发展,并且成了法西斯侵略的帮凶了!从那以后慕尼黑阴谋就成了帝国主义大国纵容侵略,出卖他国奸行的代名词!而我们也把这种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英国、法国伙同侵略者肢解自己的盟友,这在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我们说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什么啊?
学生回答:慕尼黑阴谋。
教师: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一系列表现中我们能看出绥靖政策的实质其实就是对侵略采取什么态度?
学生:妥协、纵容侵略!
教师设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法国要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请我们同学结合材料分析归纳出来。
材料一 英法尽管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学生:一战使得英国、法国的力量削弱,存在畏战情绪。
材料二 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生活。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经济危机使英法政局动荡,内阁更替,很难实行坚定和连续的政策。希特勒竭力造成似乎唯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相信这点。
学生:一战的惨痛教训使得战后人们谈战变色,和平主义思潮占了主导地位
材料三 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学生:对苏联仇视,想要通过法西斯对付苏联
材料四 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这样,“反共”就成了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
学生: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产主义的旗号”正好符合资本主义仇视共产主义的心理,欺骗了英法!
教师: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英法等国实行了纵容侵略,牺牲他国,保全自己的绥靖政策。绥的意思是安抚,靖的意思平安安定!他们认为经过此举,尤其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希特勒的胃口已经被添满了,他们已经通过安抚希特勒获得了平安。法国总理达拉第甚至说:希特勒是个诚实办事的人,他在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居住地
学生:和平属于我们了!
学生:我们远离战争了!
张伯伦得意的说:我将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了我们的祖国!他还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和平的时代,我建议你们安心的睡觉去吧!
难道真像张伯伦说的那样迎来了和平的时代,人们从此真能够安心睡觉么?请咱们同学接着看书,看第二子目的内容!
教师:真像张伯伦说的那样迎来了和平的时代,人们能够安心睡觉了么?
学生:不能!
教师:请用事实证明慕尼黑阴谋签订之后英国和法国并没有在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之后,达到使自己平安的意愿。
学生1:《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德国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这无疑是对张伯伦和达拉第的嘲讽,希特勒占领整个捷克之后,英法开始加强自身军事防御,并与德国的东线邻国签订了盟约,宣布给予波兰军事保障。
学生2: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再也无路可走,只得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设计
tag: 教学 世界大战 ,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