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与练,
www.lexue88.com
A.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太快了 B.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C.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太丰富了 D.维持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保证自身利益
11.有人在日记中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比喻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个比喻主要想说明这场危机
A.可能导致世界大战 B.给法西斯上台提供了机遇
C.将改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极大
12.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这首儿歌反映的是
A.工业革命使环境恶化 B.战争危机日益临近
C.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 D.美国实施工业复兴法
13.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在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美国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4.1930年,假如你从中国广州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A.中国:战乱频繁,逃亡的流民很多
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英国: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15.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达 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其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造社会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16.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是由于
①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②资本家为眼前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③无限制的股票投机盛行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在1929年大危机中,有人甚至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反映了
A.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C.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苦难,出现了空前绝望的情绪
D.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乱
18.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导致这样严重局面的原因是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国际环境影响 D.灰心绝望情绪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但事与愿违,大萧条日益加剧。严酷的事实表明,自由放任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胡佛政府的范围及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摘自《历史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
www.lexue88.com
材料二 从3月9号制订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号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到国会议员们宣告休会那天,罗斯福已经发表了十次重要演说,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建立了每周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各两次惯例;宣布了废除金本位制,向国会提出了15篇咨文;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准许公开经营啤酒,以及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的政策与胡佛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其结果是胡佛以失败而告终,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境,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企业提供优惠,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宣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
材料二 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任总统后,为摆脱危机实行新政。下台后的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是“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
材料四 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再次获胜,连任总统。
请回答:
(1)联系材料1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有什么不同?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
(3)联系材料4分析材料3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
提示与答案】
1.A 2.A 3.D
4.B 1929~1933年的大危机,股市崩溃,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严重,许多人找不到工作。
5.D ①显然是错误的,可排除;③④均来自课本;②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生产的盲目性。由此可知②③④都是20世纪20年代末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
6.D 由于柯立芝政府对贫富差距扩大不干预,导致市场萎缩,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从而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祸根。
7.D 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但生产的过剩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可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而受到重重阻碍。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虽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与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