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四季的划分
2.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3.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了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量,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方法
地球仪 教学用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一刻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中的。
地球,作为一个星球也不例外。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在不断地变化运动着,例如火山喷发就是地球内部组成物质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另一方面,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也在进行着有规律的运动。大家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地球一方面自身在自西而东的在进行着自转运动,另一方面,它还绕着太阳进行着自西而东的公转运动。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地球的自转运动。
二.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
(看书P9~P10)
(板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绕地轴转动
2.方向:自西而东
3.周期:一天(24小时)
4.昼夜更替现象
二.地球的公转
1.定义:绕太阳运动
2.方向:自西而东
3.周期:一年
4.轨道:椭圆轨道
5.特征:地轴总是倾斜的,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夹角。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的指向不变)
6.季节的变化
(师):
地球一直处在不停的有规律的运动之中。对于这一点,过去的人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看见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只是这些日月星辰在运动,并且有人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神、是上帝在主宰着的。直到后来,人们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入,才确定地球本身运动的结果。
更确切的讲,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提问):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运动?
(回答):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P9)
(提问):
哪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如何的呢?(回答):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而东
(师):
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坐在行驶的列车上时,观察到车外的树木等景观,感觉它们都是在向后移动,而自己却是静止的。而实际上的情况是车外的树木等景观是静止的,我们却是在向前移动。
这样的情况不是和我们刚刚学习的地球自转运动的观察情况相似嘛。我们
看见太阳的东升西落,认为地球是静止的,而实际上却是地球的自身在进行着自西而东的自转运动。(参照物的选择的不同)
(演示地球仪):
(师):
请同学们按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仪,使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观察地球作什么样的转动?(逆时针)
使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观察地球作什么样的转动?(顺时针)
(师):
因为地球不是透明的球体,所以光线是不能透过它的,例如,当地球仪上的亚洲、非洲和欧洲面对着同学们的时候,大家是看不到南、北美洲的。
这样的话,地球自转,就会产生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看书P10 图1.14 或是图册P3)
(师):
可以看出,地球朝向太阳的一半,就形成了白昼,我们称它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形成了黑夜,我们称它为夜半球。
(提问):当北京是正午的时候,华盛顿是白天还是黑夜?
(师):
大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都知道,我们经历一次完整的昼夜交替大约需要多少时间(24小时),这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不是一天,而是一年时间;
三.地球的公转和季节变化
(过渡):
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同时,还在绕着太阳进行着公转运动。
(读书p10):
(画图):
略
(师):
从刚刚同学阅读的这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首先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它的自转一样,都是自西而东的运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不是圆形,而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看图册P3),所以它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
(看图P11 图1.16和1.17)(师):
tag: 地球 ,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