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欣赏·评述
单元总目标
1、 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 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的美术家在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时的艺术语言。
课时:5课时
第一课 欣赏与评述
课时:2课时(双周连上两节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使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
2、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与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对他们学习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所见到或亲自画的画,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这些造型要素极其运用方式我们把它称为美术作品表现的艺术语言。
三、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一)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
活动一:欣赏作品提出思考
东方传统绘画大多用什么来进行造型表现的?
(二)结合欣赏,介绍绘画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线条、形状、色彩。比较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的基本造型手段的异同,以引导学生在认识基本造型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术活动。
西方绘画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
(三)结合欣赏,介绍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语言。
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第二节
3、 发展阶段
(一) 结合欣赏,介绍线条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造型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的线条的不同变化形式的造型特点。
(二) 结合欣赏,介绍光影变化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造型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比较。
(三) 结合欣赏,介绍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不同表现形式的影响。比较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3、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着名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 讨论与研究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各自具有的特殊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 认识和理解不同的画家在作品中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课堂学习
(1) 引导阶段
1)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让学生进行对比。
活动一:欣赏作品提出思考
思考:
1、东方传统绘画大多用什么来进行造型表现的?
2、欣赏达·芬奇的作品说说达·芬奇的"明暗转移法"?
2)介绍绘画作品的不同艺术语言。如:马蒂斯和野兽派的色彩,雷诺阿的造型表现特点,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作品等。以引导学生在认识基本造型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术活动。
思考:西方绘画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
3)结合欣赏,介绍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语言。
(2) 发展阶段
结合欣赏,介绍造型要素的不同组合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画家对不同造型要素进行组合的特点。
思考:欣赏作品《宫娥》谈谈作品的内容、形象特征及艺术特点?
结合欣赏,介绍不同画家的不同艺术表现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不同艺术表现对作品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绘画作品在艺术表现语言特点上的异同。
4) 介绍美术作品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整体的有机结构对绘画结果的影响。比较认识和理解不同画家的绘画作品不同的整体有机结构。
依次欣赏《持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铃和吉他》的艺术表现语汇。
了解"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画派
组织学生讨论"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的艺术表现特点。
了解"野兽主义"、"抽象主义"画派
(3)收拾与整理
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不同时期画家在运用相同的艺术表现语言时,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不同时期画家在表现相同与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表现的结果。
课后拓展
1) 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着名的绘画作品。如:雷诺阿的方式创作《戴帽子的女人》或以具相的内容描绘《黄红蓝与黑的构图等》。
2) 运用电脑图象处理的方法,改变世界名画的艺术表现语言。如减弱马蒂斯画中的色彩,模糊孟德里安的界限等。
第三课 评论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