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分析】
“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第三模块“用计算机画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课——《画图中的图块复制》是对这一技术的具体学习,一般安排在学完选定、移动图块后进行,在复习选定、移动图块,使用透明样式的前提下,学习复制、粘贴图块的操作,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预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画图软件有一定认识,对用计算机画图有较高的兴趣,通过之前的学习已掌握直线、曲线、油漆桶、矩形、多边形等常用工具的用法,掌握了选定、移动图块,使用透明样式等处理方法,在误操作时会用撤销操作来恢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通过菜单对图块进行复制粘贴,学会在不同文件之间进行图块复制。 2.初步理解图块复制时各操作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提问、讨论、上机探索、小组共学互教,掌握复制图块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探求灵活运用图块复制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团结合作的习惯。 2.渗透和谐家庭教育,感受家庭的温暖,养成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画图中复制图块的操作。 难点:选定、复制、粘贴、移动等复制顺序,如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各项操作。 【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小冬一家人去公园郊游的情景,将所学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复制图块,突出“透明”“选定”“撤消”在本单元学习中重要性,活动时要通过复制花朵的任务,让学生在课本和小组讨论中探究复制的方法,在小结中提出复制各步骤的意义,并解决复制的常见问题,巩固深化,活动最后通过拼装三人自行车及创作美化公园两个任务,提升技术的组合应用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整个过程从易到难,从基础到应用,逐步掌握新知,有助于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在教学组织上,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个别辅导为辅,通过“复习引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探究汇报、小结深化──应用巩固、创作美化──总结”等环节展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在交流互助中不断提升自我。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知识学习的帮助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学媒体选择】 练习素材、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景 激 发 兴 趣 今天阳光灿烂,最适合到公园郊游了,大家参加过郊游吗?小冬一家到公园来郊游。 学生看课件 利用贴近生活的情境渗透珍惜家人团聚机会的意愿,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 怎么花儿开在路中央去呢?它应该在花坛中才对啊。谁能想个办法救救花儿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操作并强调选定范围、透明、撤消这三个操作。 (板书:选定、透明、撤消) 回答移动图块的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 复习跟本课学习有关的画图技术,为新课练习与探究作铺垫。 新 授 知 识 任务1:复制小花 小冬看见我们把花儿成功移植到花坛,很高兴,可是妈妈却问到:“怎么花坛中只有一朵花儿呢?”小冬抓抓脑袋想,要是能像复印机一样将花儿“复印”几朵就好了。 引入“复制”命令。 请学生打开“公园”图片。 观察回答 新 授 知 识 1.指导探究 怎样做才能把一朵花变成很多花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尝试操作。 2.汇报演示 请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教师板书相应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 选定──复制──粘贴──移动 3.引发思考 还有更快的复制方法吗?查看帮助。 介绍“Ctrl+鼠标拖动”这一复制法。 4.完成练习 提倡合作交流,帮助学困生完成任务。 打开图片 听、看、学 演示,边做边说 练习、互助 自主尝试,让高水平学生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让普通水平学生通过教程或帮助自学;让低水平学生初步认识技术难处所在。 对不能自主探索的同学给予帮助。 简单了解复制的机制,为进一步应用打好基础。 给学习慢的学生完成的机会。 综 合 应 用 练 习 综 合 应 用 练 习 任务2:改装自行车
,走,我们郊游去──《画图中的技巧及组合处理》教学设计tag: 教学 技巧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