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说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花瓣飘香》(磨课)教学片段及评析

《花瓣飘香》(磨课)教学片段及评析

11-07 14:57:56   浏览次数:440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花瓣飘香》(磨课)教学片段及评析,

《花瓣飘香》(磨课)教学片段及评析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文中小姑娘和作者的对话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小姑娘的动作、神态及话语,体会小姑娘惜花爱母,懂事乖巧的美好心灵。为此,在教学文章第三至九自然段的时候,我抓住本文的文眼“懂事”,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穿针引线,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人物心灵,产生情感共呜。

教学过程;

师:轻轻读读3—9自然段,看能不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

生:自由读

师: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我从“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看出小女孩很懂事。

师: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舍不得

师: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

生;花不是自己家的。

生:花是被人欣赏的。

师:是呀,小女孩为了不影响别人赏花,不忍心把整朵花都摘了,这说明小女孩——

生:很懂事。     

师:那为什么最后还是摘了一片花瓣呢?

生:为了让妈妈高兴。

生:让生病的妈妈快点好起来。

师:真是个又孝顺又懂事的孩子。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月季花多美啊!许多人都爱观赏它,小女孩真不愿意去破坏那份美丽,然而她又多么想让爸爸放心,让生病的妈妈高兴,于是她选择了摘花瓣,正是这一细小的举动,让人觉得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那份浓浓的亲情,学生朗读。

师:那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生1:红艳艳的

生2: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

生3:还有淡淡的清香呢!

(这一阶段学生的情感随着文章的深入,发展到高潮阶段。也是情感线上的“导情”阶段,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结合到一起,发挥了强大的内驱力。)

师:能联系上下文来读书,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谁会忍心摘下它呢?

生齐说: 舍不得摘整朵花,

师: 说得真好,这正是小女孩爱花的表现呀!让我们来看看她说话时的样子吧!

生1边读边表演: 低着头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

生评:她觉得自己做错了,有些难为情

师:如果你是那个女孩,此时手里拿着花瓣被作者叫住了,你心里会觉得怎么样?

生:我会很害怕,不知道他会不会骂我。

生:我也许会脸红红的,而且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生:我会很紧张,紧张得直冒汗

生:我不知该把花瓣藏哪儿才好,会很慌张。

师:大家体会到了小女孩的心情,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生异口同声地答到“不知所措”)

师:那么“惶恐”是什么意思?你理解了吗?

生:我觉得“惶恐”就是很“害怕”。

生:我觉得“惶恐”就是既紧张又担心。

生:我觉得“惶恐”就是心里很不安。

师:相信你现在一定能通过朗读把小女孩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了!自己把这一小节读一读。然后我们来朗读交流,看谁体会得最好!

(学生开始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有感情地朗读交流。)

 [评析]爱因斯坦曾说过:“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的天地是无限的。”这一片段中“不知所措、惶恐”这两个词语较难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想象成为文中的小女孩,设身处地地体会她的心情感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课文的感情色彩。

师:既然小女孩如此紧张、害怕,后来又怎么愿意与“我”交流了呢?(点红“轻轻”)从“轻轻”一词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我”没有一点责怪她的意思。

生2:我读懂了:“我”很喜欢这个小女孩,没有一点责备她的意思。

生3:我读懂了:“我”的态度很亲切

师:我的和蔼可亲消除了小女孩的恐惧感,愿意与“我”交流了(齐读3—5自然段)

师: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

生:(齐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师: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所以我们也要说——

生:(齐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师:好一段感人至深的对话,让我们体会到小女孩有一颗爱花的心,一颗孝顺的心,一颗听话的心,感受到“我”对小女孩的怜爱之情。让我们把这人世间最美、最纯的感情化作读书声传递给周围的人吧。

(在结束本课的教学时,学生仍然意犹未尽,很好地升华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的思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文本中,而是超越文本,源于教材,又在教材之上。更令我惊喜的是,在课后还有很多学生主动找我谈了他们对课文的感受,我相信有限的文字背后隐藏着无限的情感体验,整个课堂内外达到了和谐统一。)

 

评析: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我们已经明确课堂应该属于学生,而不应以教师的告知代替学生自己的思想。因而此时我鼓励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下,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果然,有的学生觉得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是非常体贴妈妈的;有的同学认为小女孩的爸爸交待她要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她做到了,也非常懂事;也有的同学认为她没有摘整朵花,而只是摘了一片花瓣,懂得珍惜花草。可见学生透过课文所呈现的语言文字,真切地感受着作者对小女孩的感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分享到新浪微博

 

 

 

 

 

《花瓣飘香》(磨课)教学反思
[ 2009-3-17 22:13:00 | By: qianzhenzhu ]
 
这篇文章可以说分为三个非常明显的层次,一是“我”的发现;二是“我”与“小女孩”的对话;三是“我”的感悟。  

“我”与“小女孩”的对话对于女学生来说,她们读读就会受到感动,而对于那些男孩子,还有一些调皮的女孩子来说,这种感动可能会有,但很难保持。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应该让男同学及班级特别调皮的女孩子,好好的对话,真正的对话,读“为什么只摘花瓣?“是轻轻,柔柔的;读“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低着头、不好意思,是低声的,也是柔的,轻轻的;读“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是低声中带有着女孩子的创造性思考,她尝试摘花是轻轻的、柔柔的,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的感觉,也是柔柔之中的体会,那淡淡的清香也是轻轻的、美美的,妈妈高兴是微微的;读“你爸爸呢?”是轻柔中的一次感动,是继续对话的细声询问;读“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闪动的泪花,是静静的……

[1] [2]  下一页

,《花瓣飘香》(磨课)教学片段及评析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