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践性作业由于没有基本的模式限制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条件自由地完成作业,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学生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这样将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选择。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数学实践性作业可以分为:调查性实践作业、操作性实践作业、 探究性实践作业、应用性实践作业。
调查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的作业。
操作性实践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
探究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的作业。
应用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作业。
(二)方法选择:
文献阅读法
个案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
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实施策略及要求。
(一)课题实施策略
(1)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2)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
(3)作业实际应层次化
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揭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年龄的差异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层次化作业设计。
五、研究步骤:
1、 06年 9月 申报课题
10月—12月 调查、实验
2、07年1月 搜集文献、材料
2月 撰写结题报告,上交研究成果
3、根据实验目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查、测试、分析、撰写论文、结题报告。
六、实施方法:
文献阅读法
个案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
经验总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