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难点突破策略(实录)
《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难点:理解公仪休的话“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能收别人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突破?仔细地读这段话,前后的逻辑性很强,就如一串套环,一环连一环。依照四年级的孩子思维水平虽然能理解,但困难很大。四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思维分析和概括能力。因此,我想能不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最简炼地概括出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理解。就这一难点的突破课堂实录如下:
出示: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能收别人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师:请同学样,快速地读一读,有几句?
生:四句。
师:请个孩子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办法缩句,或者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意思。
(学生思考)
生:我喜欢吃鱼,不能收别人的鱼。
师:很好简单了一点。还能再简炼一点。
生:我喜欢吃鱼,不能收鱼。
师:谁还能更简单?
生:喜欢吃鱼,不能收鱼。
师:够简单了。瘦得不能再瘦了!
(学生笑)
师:为什么“喜欢吃鱼不能收鱼”呢?公仪休用了两个“如果”打头的句子说出了道理。先分别缩句再将两句合成一句试。
(学生读了二三分钟,有学生在书上写,有学生在思考。)
师:谁来分享一下学习成果。
生:第二句,这样可不可以:收鱼违法(教师板书)
师:可以,非常好。谁与他一样。
(一半的学生举手)
师:第三句呢?
生:我缩的是:犯了法,成了罪人,吃不上鱼。
生:犯法成了罪人吃不上鱼。
生:犯法吃不鱼。(教师板书)
师:不错,怎么实现想吃鱼就一直有鱼吃的心愿呢?先读读第四句,再试试。
生:想吃鱼自己买。(教师板书)
(板书师生共同体会公仪休的话意)
喜欢吃鱼不能收鱼→收鱼违法就吃不上鱼→想吃鱼自己买一直有鱼吃
师:想一想,公仪休说:想吃自己买一直有鱼吃。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
生:收了别人的鱼,就会违法,这样就可能做牢,做牢就吃不上鱼。
生:收了别人的东西,就会违法,这样就会被杀,死了当然没有鱼吃。
生:如果收了别人的鱼,违法了,就吃不上鱼了。吃自己买的鱼,就一直有鱼吃。
……
师:同学们,联系我们的生活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联系生活说。
这样的设计,把难点简化了,难底降低了,达到了我预计的学习效果。学生了解了公仪休的清正廉洁,同时也明白了做官应该清廉的道理。
,《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难点突破策略(实录)
tag: 礼物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