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是,还有生活的担子。
生:照顾我和妹妹的担子,照顾一个家的担子。
师:是啊,生活的担子我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可是我们知道它很重很重。而母亲却一直这样挑着,这怎能不让我难过呢?
谁来把我的难过读出来?(指名朗读)(最后回到:“难过”)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一位坚强的母亲。
生:一位勇敢的母亲。
生: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生:一位为了子女宁愿付出一切的母亲。
师: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吧!
(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总评: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真实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更表达了一位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在备课之前就一直有这样的担心,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如何激发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感而发,引起他们的共鸣,触及他们的内心呢?这成为我迟迟不敢下笔的担忧。再加上文中的插图所描述的生活距离学生太遥远,我觉得他们根本不能体验。
等我课上完了才知道,这全都是我的演绎,是不必要的担心!
当然,这还要归功于课堂的预设。教学的全过程紧扣“难过”二字展开,我为什么会这么难过?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答案。让学生知道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亲遇到的困难和承受的巨大压力。
一次又一次的难过,是“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越来越深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生通过阅读,他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的呈现。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让学生有了由浅入深的不同感受,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撞击,更深刻体验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正是有了这样深层次的体验,学生的情感才能在最后的表达中喷薄而出,因为已经调动了他们的情感储备,打开了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课堂上倾诉自己的真实感受,快乐,感动,毫无保留。这源自他们内心涌动的冲动,一颗感恩的心!
tag: 学会感恩 永恒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