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作文一般从构思上看有几个特点:题目有文采,开篇有特色,结构能出彩。
出示幻灯片5:话题作文构思方法:
1.审读揣摩,分析题意。
2.选好角度,明确主旨
(1)学会聚焦。
(2)深入挖掘。
(3)探求新意。
3.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4.谋篇布局,清晰明快。
四.明确构思要求,进行拟提纲练习。
出示幻灯片6:有一个故事:在希腊的国土上,有一个凶狠的强盗,他抓走了一批又一批无辜平民,强迫他们住进自己开设的旅馆里。旅馆里设有统一尺寸的铁床,矮小的人躺上去,空荡荡的,他就拼命把人拉长;高大的人躺上去,双脚露在外面,他就残忍地把人的腿砍掉。这个希腊强盗妄图把所有的人都纳到他规定的统一尺寸里。
请你以“尺寸”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写作指航]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谬,但现实世界中不是也有那么多的标准尺寸吗?不是也有妄图把人纳入统一尺寸中去的强盗吗?这个强盗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甚至我们自己有时也会不自觉地充当这个强盗,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人和事。
这个话题虽有些抽象,但可以化为具体的东西,可以写与此有关的事,也可写自己对“尺寸”的独到见解。
[佳作示例]
尺寸
丁义
我首先想到的是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这是一个初三学生特有的思维敏捷度。但面对着到计时牌上的90的数字,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大吐苦水抑或是抨击中国的教育制度?九十天不能改变一个世界,九十天只能改变一个自己,起码是改变一下自己的将来。
所以我只好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尺寸的故事。
我把筠溪叫做姐姐,她是我妈妈同事的女儿,人如她的名字一样美,成绩却没有名字漂亮,在读了一年技校后,就在这条小小的街上开了一个酒吧,和朋友一起经营着。她的妈妈也就没有再管她。
我在初三的寒假里很神经质地退掉了一个补习班,理由离谱得让人咋舌:人太多了。家附近的环境又实在太吵,我于是带了书本去找筠溪姐姐。
她们的生意白天清淡得可怜,很安静,所以我天天去。在我没日没夜没死没活地把作业做完后,我连书本也不带去了,日日就坐在昏暗的吧台前帮姐姐叠那些要挂起来的纸鹤。
“你是个好学生,你应该去看看书。”筠溪说。
“我讨厌别人叫我好学生。”我灌了一口橙汁。
“但是学生只能分为好和坏两种,我就是坏学生。”她耸耸肩。
“为什么?”我继续飞舞着双手。
“不为什么。那是惟一的尺寸。”她淡淡地说。
尺寸???
是我们这一代人将要去改变这个尺寸,还是这个尺寸已经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谁也说不清。
我每天下午泡在酒吧里,在黄昏酒吧里人渐渐多起来时逃回家,我还是摆脱不了一切,我是一个好学生,这是筠溪姐姐说的。
一眨眼,初中最后一个学期就要到了,我去向筠溪姐姐告别,表示我以后不会常来了。
“好好去适应那个尺寸。”她说。
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我熟悉的世界,卷子的油墨香和飞舞的粉笔灰又开始包围了我, 我忘记了酒吧里怡人的苏打水的味道,还有筠溪姐姐。
最近一次去是因为路过,我告诉她保送不会有太大的希望,我决定放弃,然后考自己理想的学校。
“为什么?”她很惊讶地问。
“不为什么。好成绩是保送好学校的惟一的尺寸。”我也这样回答她。
她笑了笑说:“你一定可以成功的,一流的重高是你的尺寸。”然后她又指指吧台说:“我不合你们的那个尺寸。我在商店里买鞋,只有适合你的
其实,我们的世界,又岂像是在鞋店里鞋子断了码一样简单呢?如果真的只像我们的脚一样相差
我最后还是与筠溪姐姐道了别,打算去一心一意准备我的中考,一心一意只奔我的杭高。寒假里的一切,只是一个故事。
走出那家小酒吧时,天色已晚,浓密的梧桐树后隐隐约约露出小酒吧的名字,对我来说是那样的刺眼,它最终还是让我感到了彻骨的寒冷:
——尺寸。
[佳作鉴赏]
这篇文章写在中考前,大多数学生都在大发感慨或大发牢骚,呼吁打破标准尺寸,但都显得直白而单薄。这篇文章通过“我”和筠溪姐姐的对话来反映尺寸带来的鸿沟,但作为毕业生的“我”,却有着更深层的理解,“九十天不能改变一个世界,九十天只能改变一个自己,起码是改变一下自己的将来。”“我”对于尺寸深恶痛绝的时候同时也是无可奈何,“我”只能去适应考试的尺寸,学校衡量好学生的尺寸,社会衡量人才的尺寸。
【案例反思】
这堂课之后,我又讲了结构全文的具体方法:怎样拟题,怎样开篇和结尾,怎样选用不同文体形式使文章更出彩,怎样运用一些写作手法使文章构思更精巧等。学生总体感觉不错。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课比较实用,但“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课堂的容量还是小的,要使学生的作文真正能反映他们的心声,除了写作技巧的传授之外,更应注重生活的积累,使学生能真正张扬个性,融入真“我”,敞开心扉,抒发灵性。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方案设计
举手的感觉
【训练目标】
1.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从记叙中寻找议论的突破口。
3.告诉学生一个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训练过程】
一、导入课堂:
今天我们进行说写训练课,本次话题——举手的感觉。
这节课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说话训练,从日常生活中举手时的心理、举手的感觉、举手的故事、举手的态度、对举手的看法等谈起,相信大家一定会踊跃发言。第二部分写作训练,从子话题“难忘那一次举手”、“举手的感觉”、“由举手所想到的”、“谈谈举手”中选择两个话题,进行片段练习。
出示:本次话题:举手的感觉
①难忘那一次举手
②举手的感觉
③由举手所想到的
④谈谈举手
二、说话训练(主持人A、B同学上场。)
1.引出话题。
A:每当有一朵花儿凋谢,就会有一颗种子成熟。
B:每当有一个声音在深情呼唤,就一定会有一个声音在远方回响。
A:每当一个人在辛勤地付出,不久的将来,就一定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B:每当有一个学生举起那充满希望的手,就一定会有一位老师在聆听他对人生的感悟……
A:请举起你的手,告诉我们你最难忘的一次举手经历。
B:请举起你的手,倾吐你举手的心理路程。
A:请举起你的手,发表你对举手的观点。
B:请举起你的手,谈谈由举手所想到的人生哲理。
A、B(合):本次话题——举手的感觉。
2.亮出第一个子话题:难忘那一次举手。
A:寒窗8年,举过无数次手。
B:那一次举手或许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
A:那一次举手或许激活了你学习的兴趣。
B:请举起你的手,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一次举手经历。
(请两三名学生讲述自己最难忘的一次举手经历。)
A:(评):或给予启迪,或给予鼓励,都使我们成长,都使我们深记。
3.亮出第二个子话题:举手的感觉。
A:哎,B,还记得你小时候举手的情形吗?
B:那个时候身子站起来,手儿举得高高的,嘴里叫着“老师,老师”,巴望着老师能点自己的名字。看,我这儿还有两张小学三年级的一次市级观摩课上我们同学举手的照片呢。
(向全体同学展示小学时同学们踊跃举手的放大照片。)
A:哇,勇敢而又自信,活跃得像一只只小鸟哟。
B:可不?儿时举手那么踊跃,而现在就顾虑重重了。是什么使举手变得如此困难,使纯真的我们变得如此复杂?
,《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