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作文修改的关键要素

作文修改的关键要素

11-07 15:19:47   浏览次数:720  栏目:写作教学
标签: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作文修改的关键要素,

作文修改的关键要素

让学生每周坚持修改好一篇文章,这既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也是驾驭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的历程。

孩子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能力要素呢?

第一,写真情实感的能力。写真情实感,是中考作文的重要得分点。平时写作薄弱的孩子,多半写起作文来,就是搜肠刮肚地“想象”,仿佛文字就是纯粹的人间烟火外的东西。实际上,不论是大作家,还是一般的写作者,他们对文字感兴趣,很大原因是文字用细腻、灵动的方式关照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使自己调动起内心深处的感悟,并在无形中达成强烈的共鸣。

不少家长对我说,我家孩子是学数理化的头脑,偏理性;文字是偏感性的东西,所以把握不来。还有家长说,我家孩子是男孩,男孩子一般平时都粗枝大叶,没女孩子那么细心。这些说法,恐怕很多“过来人”都有同感。

结合近年来的一些数据调查,中国的女孩子在学习上的拔尖率不断攀升,已有女生优于男生的势头。女孩细心,细心有很多益处,正因为细心,所以感受到的东西也比男孩细腻、丰富、全面。

但是,反过来说,光有细心就够了吗?毕竟,我们得承认,目今为止,中国一流的作家,多半是男作家。写作,固然要求我们有细致的体察、感悟力,更要求我们有辩证、深刻的反思力。凡事多回放,多反思,多总结,这样才能养成很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写作者需要不断地提升的方面。

所以,写真情实感,先须做一个能动真情的人。而要孩子懂得体悟真情,相信真情,家长首先要做好示范。因为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相对其他人来说,是最多的。

我遇到一个家长,言辞犀利,犀利到让我觉得“来者不善”——这并不真是说家长这人不行,相反,家长很关注教育,也很想独辟蹊径地解决一些问题,所以热情地在Q群里与我讨论。但是,可以看出,这位家长对写“真情实感”存在严重的误解。家长这样对我发问,涂老师,你说写真情实感,所谓的真情实感,不就是一堆违心的誉美之词吗?我能在作文里说涂老师如何不行吗?我当时就不解地辩驳说,您为什么要说我的坏话呢?家长很得意地调侃道,这不就对了,坏话是不能说的。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还真值得深思。平时写作,老师们都会对学生强调,主题要“积极”,思想要“健康”。但是,这其实并不证明不能说别人的缺点或错误,相反,恰恰要在当说的时候,一吐为快,只是要注意表达得体罢了。我想,如果写老师,但是又觉得涂老师不值得赞美,何妨去赞美其他老师呢?作文题一般是不会具体到要求写涂老师的。总不至于说,实在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吧;另外,如果这个好老师还是有不足,我也想提一下,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要想清楚,我们的表达方式是否合理,让人接受。

以一篇作文中的案例来阐释这个问题,先请看学生作文中的部分内容:

在上课的时候,或许是我头天吃了一些不该吃的东西,因此,在我准备回答问题的时候,一股异样感突然涌上我的心头。来不及做任何准备,我立刻向桌边过道地张开了嘴,把当天的早餐都从胃里倒了出来。彼时,可能是自尊心在作怪,看着被我弄脏的地面,加上忘带纸巾,我觉得实在是太狼狈了,真有点担心自己会因此招来同学的嘲笑,但是,我同时又渴望得到大家的谅解和帮助。出乎意料的是,一双双充满关切的眼睛立刻转向了我,这使我忽然忘了紧张与不安。老师也注意到我了,你先去洗手间吧,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不要再撑了,早点去看医生,再回家休息。她不无担忧地说道。我身边的同学纷纷掏出他们随身携带的纸巾,递给我。并且,还有一个以前和我交情较淡的同学自发地拿起拖把,替我收拾了地面。顿时,我觉得他们默契得像我的家人一样。后来我自然是回家休息了。

学生在演绎这些内容之前,我问他,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同学们老师都有什么反应呢?他除了提到以上文字所展示的内容,还告诉我说,其实,当时还有几个和我平时很要好的同学,他们只是远远地傻傻地看着我,并没有什么行为上的支持,挺让我失望的。但这点就不用写在文章里了,也不用去计较了。

我想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诠释了剪裁问题,你要写什么主题,要选择什么素材,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现实,是有所取舍的。关键看你要写什么主题。平时生活中,固然会看到很多负面的东西,但是我们总要选择向好的事物看齐,决不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写作的重要目的,应该也是生活的目的。

我遇到担心写真情实感,会导致孩子过于真纯,脱离现实,将来为人处世时会吃亏的家长。这中担忧纯属多余。人生在世,有什么比看不到真善美更可悲、更堪忧呢?

说到真情实感这个问题,我非常认同另一位家长的说法。孩子没有素材可写,是家长的问题;孩子有素材,却不懂得如何组织,是老师的问题。这话于当前的教育状态来说,是再好不过了。老师虽然有教育好孩子的天职,但是我们目前的一线教师,课堂上多半限于给孩子讲解课本上的一篇篇文章,对于搜索写作素材方面,老师似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亲自辅助孩子。而在家庭生活方面,其他教育者都无从参与,那就只能靠家长了。

家长固然不需像老师一样专业地指出,今天家里的某事就可以入文——这样也显得十分机械。但是,家长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却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思考品质。

譬如,某家长跟我说过一处生活中的细节,很值得我学习。她说,她跟孩子说话很慎重,平时和家人尤其长辈相处时,发生矛盾了,孩子也知道了,就要想想如何恰当地向孩子解释。

而且,她说,我基本不喜欢跟长辈直接顶撞,更不会去大肆责难、呵斥父母、公婆。老人身体不适,我都会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父母在事亲行孝方面,身体力行,并有心地让孩子体认,孩子怎么会对真情实感无动于衷呢,遇到写亲情方面的文章时,又怎么会觉得没有素材可写呢?我后来在这位家长的孩子作文里,看到他说自己为父母买礼物,既赞叹孩子自身的行为,也欣慰于孩子的父母有这么善良、体贴的孩子。

父母一则要以身作则,二则要晓之以语言,二者不可偏废——台湾的傅佩荣老师在讲授国学经典时,就顺便提及这个教育技巧的问题,以身作则是不能代替言教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充分挖掘生活中的饱含真情实感的素材。除此之外,让孩子多读一些震撼心灵的文学作品,以突破现实生活中切实体验的有限性,强化内心对“真情”的体悟。

归根结底地说,写真情实感,关键恐怕不是孩子能不能细心体味的问题,而是我们想不想使其细心起来,想不想使其成为有心人,成为有血有肉、情感饱满的人。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做人做事若有来自内心深处的动机,技巧往往不在话下。写真情实感也是如此。

第二,概括的能力与演绎的能力。这既是阅读理解方面的主要能力,也是写作时的核心能力。语文名师王大绩曾指出,高考语文实际就二项能力。作文以外的题,主要考核学生的概括能力,就是将大量信息压缩的能力;写作,则主要考核学生的演绎能力,即将一个题目演绎成篇章的能力。这是宏观的说法。实际上,就写作本身而言,应当是概括和演绎的综合体。

写作时的概括能力高低如何体现呢?我们看到一些孩子的作文,糟糕的情况下,会偏题,或者详略失当,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孩子概括能力不足。鉴于此,我会在学生出现跑题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在写完作文以后,对自己的作文内容进行概括。譬如下面写《温暖》时的语段:

早晨起身,照旧是母亲,早早做好了早餐,端在桌上。早餐还是热腾腾的,家中静得几乎没有一丝声响,空气像是凝固了一般。母亲又去忙活别的事,我和父亲也便先吃。一切都一如既往地进行着,但我的心,却开始不平静起来:母亲是一直胃不太好的,这我知道,但她为了这个家的方方面面,总到了工作地才吃。是紧张、有序的一天——但我的思绪却一反既往地舒展下来,沉思着母亲给我的方方面面的关怀、温暖,并对曾经一些对母亲的不太恰如其分的行为感到自责、后悔。

概括一下原文内容,记事写人的文章,一般用“某人干某事,结果怎样”的句式概括,在此即为“母亲为家操劳,使我自责。”这怎么能体现温暖呢?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懂得,概括力不足是导致偏题的根本因素。同时,演绎不当,和概括不当往往一并发生。因为演绎往往要围绕概括的内容来展开。我们回顾一下,究竟在原文中,作者演绎了什么内容。吃早餐,本可以是温暖的;而母亲各种操持,以及所提及的母亲的身体不适,还有自己的自省,这些方面导致“温暖”感不再。那么怎么扭转过来呢?这又要联系前面提到的写真情实感的能力。这时,我一般都会联系学生所写内容,提问启发,让孩子先还原自己的生活体验,然后选择孩子能够发挥的方面,进行演绎。

[1] [2]  下一页

,作文修改的关键要素
《作文修改的关键要素》相关文章

tag: 作文  , 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