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世界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学形象是生活在我们记忆中的鲜活的生命。高考中让这些人物素材代替我们说话,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3、历史事件类
焚书坑儒、武王伐纣、巨鹿之战、易水送别、张骞出使西域、玄武门兵变、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蒙古西征、岳飞抗金、清军入关、甲午海战、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件、五四运动、红军长征、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知青返城、改革开放、……
木马记、奥运会、犹太战争、十字军东征、环球航行、英国革命、世界大战……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要善于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符合话题的观点。
4、生活见闻
网吧、硫酸烧熊、马加爵杀人事件、不下跪的打工仔、女排夺冠、非典、果子狸与野生动物保护、刘翔的“飞翔”、腐败官吏的丑闻、哥伦比亚号的悲剧、神舟航天、假种子、假酒、影视作品、最新发明发现、社会热点、名人事迹、时尚动态、新闻参考、世界文化交流、当代战争……
高考作文应该是一面镜子,体现着当代学子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貌,也体现着他们的个性与创新才情。虽然高考作文的命题基本上不靠近社会热点和重大时事新闻,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精神应该能够通过高考作文反映出来。
分说
古今中外人物小传
1、亚圣孟子,名轲﹐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到过梁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武力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遇远而阔于事情”。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张衡,字平子,南阳人。东汉安帝时为太史令,顺帝朝迁侍中,出为河间王相,后征拜尚书。卒年六十二。他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既是《二京赋》的作者,又是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人。
3、嵇康,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竹林七贤”之一,不满当时司马氏集团,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善鼓琴,以弹奏《广陵散》著名。
4、左思,西晋诗人。字太冲。出身儒学世家。貌丑口讷,不好交游。少时读张衡《两京赋》,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整整花费了十年心血完成,名动京师,洛阳一时为之纸贵。
5、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青壮年时轻财好施。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好剑术,信道教﹐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在二十五﹑二十六岁时出蜀东游﹐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天宝元年﹐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荐﹐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李白秉性耿直﹐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参加了率师由江陵东下的永王幕府工作。不料因此获罪﹐被系浔阳狱﹐不久流放夜郎。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6、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生活贫困,对黑暗政治有较深认识。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7、沈佺期,字云卿。上元二年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谄附张易之,被流放欢州。他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
8、李华,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其诗辞采流丽。
9、司空图,咸通末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知制诰。黄巢起义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朱温代唐后,召其任礼部尚书,不食而死。他是晚唐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多表现山林遣兴,闲吟自适的情趣。
10、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为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为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为博士,改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讨淮西,请为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谏迎佛骨,谪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凑归,转吏部,为时宰所构,罢为兵部侍郎,寻复吏部。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1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贞元十五年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后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12、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诗精炼含蓄,以清新的语言表达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被白居易誉为“诗豪”。
13、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他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政治的。唐顺宗时,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为柳州刺史。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着很高造诣。他的诗,善于寓情于景,写得俊雅峭拔。
14、贾岛,字阆仙,范阳人。早年为僧,名无本,后来俗。几次考进士都没有中。唐文宗时做过主簿等小官。他的诗,以清奇凄苦著名。作诗刻苦求工,诗风清淡朴素。
15、杜牧,字牧之,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着称。擅长文赋。
16、李商隐字义山,,因受牛李党争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长于律、七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
17、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
18、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
19、范仲淹字希文,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
20、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
2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 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他用藐视的态度对无理的迫害作默然的反抗。绝不因一时的失意就沉溺于酒色而不能自拔,善于在逆境中解脱他的苦闷,拯救他的灵魂。山水田园之趣,友朋诗酒之乐,哲理禅机的妙悟,都是他精神上的补药。所以他无论处于何种难关,他都保持他的正常的人生。他贬在各处都有很好的治绩,如在徐州的防水,在杭州的浚湖、筑堤、开医院,都是有名的故事。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诗人,同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22、李清照,以词着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作文素材集锦tag: 作文素材 , 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