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的光芒》作文指导和例文
江苏徐州铜山茅村中学 刘成俭
一、题意解读
这个题目有两个词语,一个是“底层”,一个是“光芒”“底层”是个有实在意义的词语,指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如农民、学生,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有着普通人的性格特点“光芒”指的是散发出来的光亮,它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可以是一种美好的精神,可以是一种乐观态度,也可以是一种显示出来的优点和超凡技艺
二、立意方向
表现助人为乐等的高贵精神; 表现底层人互帮互助的精神;
表现底层人家庭的和睦幸福; 表现底层人不凡的成绩和超强技能;
表现底层人不屈的斗志或自得其乐的精神
三、文体安排
本文要求写记叙文,可做如下设计:
(1)一事一议型
写一件事,如底层人的互助事件,叙述时突出“耀眼”之处,结尾用简练的语言议论抒情
(2)多事多议型
列举三个(或三种)底层人,或三种光芒,用并列的结构,分别写出他们的“耀眼”之处每段一两句小议论,结尾进行一个议论,但篇幅不宜过长
(3)夹叙夹议型
写一件事,在叙述中适时加入议论抒情,一两句点染即可,不要大段议论
如果写议论文,可做如下设计:
(1)并列型
确定中心论点,如:底层人有幸福的光芒,然后从一个角度出发写出三个分论点:底层人有奋斗目标,底层人容易满足,底层人朋友最多,分别加上事例证明
(2)对比型
确定中心论点,底层人最高贵,然后写出正反对比的两个或两组事例,在对比中突出底层的高贵
四、误区警示
(1) 对底层理解不清,不写底层的人,而写底层的动物
(2)对光芒理解不清,写亲情、友情,和“光芒”若即若离
(3)点题不够,甚至开头、结尾都不点题
(4)题材普通,清洁工占了大量比例,不仅反映出阅历少,也反映出阅读积累少
五、优秀例文
当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叫响起,当第一缕阳光洒到床窗前,人们开始进行忙碌的工作学习但是谁会注意到一些变化呢?【以疑问问开头,引发读者思考】
原本脏兮兮的菜市场变得干净整洁,臭气熏天、堵塞的下水道又开始正常工作电线杆上贴得乱七八糟的广告也已消失…【列举种种被忽视的现象,语言简洁而整齐】这些细微的变化对于忙碌于工作学习的人们来说,简直是太微不足道了这只不过是生活中得一些小插曲,甚至连插曲都算不上可想而知,像这样嘈杂的社会生活,没有这些人的努力,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又一个疑问,突出底层人的重要作用】
清洁工、电工、水工、建筑工人……他们就像默默无闻的狗尾巴草一样,奉献自己的劳动成果,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列举出具体的写作对象,明确自己的写作范围,让读者读得明白】如果没有他们,社会将会怎样,大家应该能像想到的吧【稍有重复,可删掉】
清洁工——城市的美容师【写第一类底层人】可能人们只能看到干净美丽的城市,却忽视了清洁工们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所有最脏最累的活都是他们在干虽然也领着一点微薄的工资,但是(他们精神的光芒)【括号内为编者所加,此处应该点题】比那些坐在空调房里大谈理想未来却伸手向父母要钱的“米虫”,要高上几千倍几万倍吧【通过对比,显示其精神可贵】
在黑暗的夜里,一双黑漆漆的售手点亮了光明,紧接着第二户人家的灯亮了,第三家、第四家……全楼的灯都亮了,而送来这光明的就是电工【写第二类底层人, “黑手”和“灯光的对比突出”底层特征】他们在人们最需要光明的时候挺身而出,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他们所到之处都换来了光明但是,谁又会向身后那双黑漆漆的手的问好呢?【此处再次使用反问,突出我们对这类人的忽略】
在城市中,像这样无私奉献的只为有很多,他们奔波于各个大街小巷,给人们送去温暖和便利我们生活的城市,高楼拔地而起,但是要记住:这不是手中点着钞票的开发商所盖的,也不是一双双纤细柔弱的小手垒成的,而是生活在我们周围,午饭只吃馒头和咸菜的农民工建成成的【写出第三类底层人,突出农民工的贡献和生活的艰辛】
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主人,他们的存在使这个社会更加的和谐,更加的温暖虽然在人们的眼中,他们是生活的社会最底层的那一群人,但是谁又能做到他们所做的一切那位好呢?他们散发出来自最底层也是最耀眼的光芒这种光芒就像太阳光一样,毫无吝啬地将温暖洒向大地,洒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热情歌颂,抒情意味浓厚】
这种光芒我们有时却感觉不出来,但是却真真切切地融入于我们的生活,甚至是生命中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全身上下脏兮兮的工人许时,这是你要学会微笑地走向前,紧紧地握住那双乌黑的手,说:“谢谢您!”我想这时那来自底层的光芒则会更加闪耀吧!【呼式结尾,一方面照应题目中的“光芒”,一方面又升华主旨——从赞扬到行动】
【总评】这篇文章使用并列式结构,选取三类有代表性的底层人,用抒情的句子写出他们的闪光点,不仅如此,作者还处处突出人们对这些人的遗忘,呼吁人们发现、关心并感恩这些底层人语言简洁朴实,抒情意味浓,结构清晰,首尾呼应用这种选取多个典型进行集中描写的方法很容易在考场上组织成文,希望大家多多借鉴,多多练习
六、相关作文
向平凡致敬
张静怡 泰州市姜堰二附中
浓烈的金黄,渐渐湮灭了黑土地炽热的颜色正午的太阳投射下一袭流年般的幻影,那一片葵,一片轰轰烈烈盛开着的葵,执着地仰起头颅于是,在生活密不透风的罅隙间,我又看到了那张脸,那张最平凡的中国农民的脸,那,是我亲爱的大爷
骑着单车,我畅游在田间小道上,迎面吹来的是家乡温存熟悉的风,路边半人高的油菜花混着清风将朴质的花香送到鼻子里,我的心在飞翔转过下个路口,我停下了车,呆呆地立在地上:一群浑身晒得黝黑的泥瓦匠赤着脚蹲在田埂上,手里捧着搪瓷碗,稀稀拉拉的菜叶和着粗糙的米饭,这是他们的午餐……
我的眼泪流下来了,因为我的大爷也曾是个泥瓦匠,也许他也曾赤脚在田埂上一遍遍来回地走,也许他也曾赤脚蹲着,手里捧着难以下咽的饭,也许……回忆的琴弦在独奏着,舒缓而明亮,故事,又回到了伊始的时候
大爷的眼睛死了这是他的原话,年幼时的疾病给了他黑色混沌的眼睛,他无法看到触手可即的阳光,那亮丽跳跃的音符,更不曾读过一本书大爷每天所想的,只是挣很多的钱,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屋后,空地上,他种了一地葵花
我的大爷爱我,他总用大手捏捏我的脸颊,他喜欢叫我“小丫头”夏日的太阳炽烤得无法出门,汗流浃背的他从镇上买来一扎扎叫“乐橙”的汽水,用桌角触开瓶盖,对我说:“小丫头,快看看,冒泡了没有?呵呵,快舔舔,快舔舔”然后他就那么傻傻地笑着,听我“咕嘟咕嘟”地喝完汽水他乐此不疲地往返于家和镇上,汗水清凉了我一整个夏
我平凡,却又亲切朴实的大爷呀!蓦然,有液体从眼角溢出而窗外,那一丛葵,向着太阳,散发出人性的爱抚,无论何时,都有温柔恣意流淌
那一年,无雨天空蓝得干燥,空气仿佛也凝固了天地张牙舞爪地裂开一条条缝,饥渴地像被扼住了喉咙人们怨骂着老天,埋怨着雨神为何迟迟不送来甘霖
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我的大爷,站在属于他的田地上方,侧耳倾听风吹过稻苗的声音他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似乎从他那双混沌的眼里看到了两点跳跃的火花,那火花映着他的脸颊,顿时照出一片令人炫目的色彩大爷默默背上水桶,穿着草鞋,有些颤抖,却又坚定地向着大山走去我跟着一路上,他反复念叨着:“小丫头,你听到了吗?我的稻草在哭哩!还有……,还有葵……”我深深埋着头,看他的足迹蜿蜒着
晨曦的光透着荒凉,他,深入大山;晚霞的余晖映红了大地,他,挑水而归那天,他兴奋地挫着我的手:“听,小丫头,稻苗在说话!”
高昂的头颅,那一片金黄的葵花用生命渲染着希望,它们不曾放弃,它们不曾垂头,它们坚定着太阳的方向,一如我平凡的大爷,委实让我敬之爱之
村里,七大姑八大姨张罗着给大爷找三个媳妇儿他那像风干的枣核一样的脸透着点点晕红,害羞得像个孩子他亲切地招呼着那个女人:“小兰啊,吃饭啦!”还一个劲儿问我,“小丫头,喜欢你小兰阿姨吗?”我看着那个花枝招展,涂脂抹粉的女人,认为她不是好人,但当我看到大爷满脸的希冀,我握着他的手,重重地,重重地点了点头
小兰跑了,穿着大爷给她买的红衣裳,揣着彩礼跑了大爷坐在门槛上,抽了一夜的旱烟……
,《底层的光芒》作文指导及范文tag: 作文 , 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