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十大名著解读(三)
《家》
一、作者简介:
巴金 (1904.11.25—2005.10.17),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创作了《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等。
巴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
二、内容辑要:
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内容辑要(故事梗概) 提示
故事发生在成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馆里,开始于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的傍晚。路上走着两个年轻人,这便是二弟觉民和三弟觉慧。他们一边走,一边激动地谈论着今天在学校演戏的事。作者这样描写着:“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可是对高公馆——他们的家的描绘却是这样的:“有着黑漆大门的公馆静寂地并排立在寒风里。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门开着,好像一只怪兽的大口。里面是一个黑洞,这里面有什么东西,谁也望不见。”
进了家,婢女鸣凤招呼他们吃饭,并告诉他们家里来了客人,是他们的姑妈
三位年轻人——琴、觉民、觉慧谈得很投机。觉民鼓动琴明年暑假报考他们的学校——外国语专门学校。琴决定报考,这是很勇敢的决定,因为要和男学生一起上课,要承受很多闲言碎语。但琴坚决地说:“我知道任何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不少的牺牲作代价。现在就让我作一样牺牲品罢。”
夜死了。年轻的婢女鸣凤坐在床沿,回忆自己的过去,思索自己的归宿。最后两个大字不住地在她的脑子里打转,这就是“薄命”!
琴和母亲回到家里,找了一个适当的机会哀求她的母亲让她报考她表哥的学校,可母亲回绝了,这让她很失望,但她并没有灰心。她决定要“坚决地奋斗”。
觉民兄弟的大哥——高觉新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他清秀聪慧,也充满了美丽的梦想。但在中学毕业那天,他所有的幻梦都被打破,他被迫放弃学业,放弃了自己所爱的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妹(梅表姐),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到了订婚的日子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他和他的两个弟弟一样接受新思想,但是他依旧还是刘半农的“作揖主义”和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的拥护者。
觉新在西蜀实业公司事务所上班,那是他父亲生前为他找好的位置。一日,觉慧和觉民跟往常一样,买了几本新书,来到觉新的办公室里,这
觉慧和觉民离开了觉新的事务所,觉民去了琴的家里,而觉慧在路上遇见同学张惠如,并从他口中了解到当兵的打了学生。觉慧义愤填膺地和一些学生参加了向总督示威游行的队伍。
请愿并没有结果。而祖父高老太爷很快知道了他游行的事,便让觉新把他囚禁在家里。而觉新也只有老老实实地照着爷爷的吩咐去做。
觉慧被囚禁在家里,不耐烦地四处闲逛。在梅林里碰见了鸣凤,有了一次互诉衷肠的机会。这一天夜里月色很好,觉民、觉慧兄弟俩在天井里说着知心话,觉民向弟弟透露了他对琴的爱意。这时他们听到了大哥觉新凄凉的箫声,知道他在思念着梅表姐。
学生跟军人冲突的风潮渐渐地平息了。困在家里的觉慧用日记记录了他的寂寞和对爷爷囚禁他的不满,表达了反抗的决心。
旧历新年快来了,高公馆这个绅士家庭也忙着准备过新年。除夕的前一天下午,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自己为了家族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觉慧想着:“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他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
天黑了,高家四世同堂聚集在一起,互相庆贺着吃年夜饭,高老太爷看见自己子孙满堂,想着再过一两代,他们高家不知道会变成一个怎样繁盛的大家庭,心里非常高兴。年轻一代人的桌上更是热闹,大家说笑,行酒令,痛快地、忘记一切地笑着,直到散席。觉慧带着酒意来到街上,看到一个哭泣的讨饭的孩子,他摸出两个半元的银币,放在小孩润湿的手里。过后却痛苦地自责:“你以为你这样做,你就可以把社会的面目改变吗?你以为你这样做,你就可以使那个小孩一生免掉冻饿吗?……你,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
旧历年的最后一天,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梅表妹了,并痛苦地自责,表达自己的悔恨。觉慧责备觉新当初为什么不反抗,落到这地步,是罪有应得,觉新苦笑着说现实的环境不允许他这样做,觉慧突然感觉在思想上跟他的大哥是离得愈来愈远了。他“看着大哥的带痛苦表情的脸,一个可怕的思想突然来袭击他的心。这个可悲的真实就是:这般人是没有希望了,是无可挽救的了。给他们带来新的思想,使他们睁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不过是增加他们的痛苦罢了,这正像使死尸站起来看见自己的腐烂一样。”而觉新一转眼又和弟妹们有说有笑地玩闹了起来,人原来是这样健忘的。但觉新不健忘又能怎样呢?
除夕晚,高家在祭祖、叩拜长辈。觉民、觉慧溜了出来,来到了姑妈家。在这里,他们意外地看到了梅表姐,美丽而凄哀,带着忧郁的神情,说着伤感的话语。
聪慧漂亮的鸣凤很喜欢觉慧。而觉慧只有在回到他那寂寞无聊的家里时,才会因为思念鸣凤而苦恼。鸣凤和三房的丫头婉儿在悄悄议论着冯乐山要讨姨太太的传闻,听说准备在大房同三房的丫头中挑一个去。觉慧听到了她俩的谈话,鸣凤向觉慧发誓她绝对不会跟别人。
新年里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去了。在这些日子里照旧是赌博统治了这个公馆。而在初八日晚上,这一群年轻人成功地组织了一台高雅的焰火晚会。美丽的焰火,优雅的笛声,高亢的歌声,令人陶醉。
初九这一天,觉新的五叔克定决定请大家看龙灯。公馆里的主人仆人们燃起花炮,对着玩龙灯的人烧,以此来取乐。觉慧气愤地说:“你以为一个人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吗?你以为只要出了钱就可以把别人的身体用花炮乱烧吗?”
元宵节的夜晚,他们几个年轻人在湖中荡舟赏月,可是并不很快乐。觉新因思念梅表姐而长叹;五叔的女儿淑贞为自己那双残废的小脚而悲伤。此时他们接到了消息:督军下令讨伐张军长,前线已经开火。
仗终于打起来了,高公馆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恐怖、绝望之中。此
tag: 名著 , 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辅导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