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高考专题辅导:标点符号(含考点+试题训练)

高考专题辅导:标点符号(含考点+试题训练)

11-07 15:04:00   浏览次数:209  栏目:高考复习辅导
标签:高考复习辅导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考专题辅导:标点符号(含考点+试题训练),
A、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B、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义务关系的协议。”
D、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1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进行这种宣传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B、“为了我的生活和我的孩子,我必须打下去”。泰森在恢复训练后说,“同时我也知道,虽然有很多人讨厌我,但也有很多人希望看到我打拳”。
C、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伞,刮风戴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们的生活。
D、2004年《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项前的“*”去掉了,这表明标点符号将成为今年高考试题的卷面内容。
2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唐代古文化运动的领袖是韩愈,他的主张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苏轼赞之为“文起八代之衰”。
B.套用王勃的一句诗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不是也颇有诗意吗?
C.一北一南,迥然不同的两个地域,迥然不同的两种经济模式,如今却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技术工人缺口。
D.年味谈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解析】
1.答案C。A项:“十分之二、三”表概数,不能用顿号;B项:省略号表省略时不能与等连用;D项:引文是说话人句子的一部分,若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点号应在后引号外。
2.答案D。A项:并列词语间有叹词用逗号;B项:偏正短语内部的并列用顿号,故“针对性不强”后改为顿号;C项:省略号后一般不用其它标点。
3.答案D。A项:“到底到哪里去”是陈述,问号改为逗号;B项:“三位女杰”和后面的人名是同位短语,不能用冒号,可改为破折号;C项“重庆电视台”和“不朽的红岩”不是书名,不能用书名号。
4.此题较为新颖,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表达的语气。答案为:表示语意未尽,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当局残酷手段的震惊和愤怒,以及对柔石不幸的痛惜之情。
5.这是综合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在语言应用中具有消除歧义的作用。①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不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 ②句去掉“并”字前的逗号,明确了“给予补偿”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
6.考查标点符号在具体语境中的断句、语气功能,题型新颖。答案:(1)我屋里有一只蚊子,没打着。(2)我屋里有,一只蚊子没打着。
7.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和标点。答案为: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文言文的断句可据标志词,如句中的“曰”等。
【笑傲考场】
1.D.( A两个问号改为逗号;B去掉冒号;C“樱花树”不用双引号)
2.A (A  “。”应在引号外;B省略号和“等”  “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D“歧途”后应加句号)
3.B(句中书名号《》为引号“”)
4.C(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A.书名号改为引号;B.省略号去掉;D.句号应于引号外)
5.C(A项两个句号都用错;B项应删去顿号;D项后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6.D(A将引文作为作者说话的一部分,后引号应在句号里面。B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C“重述如下”后应用表提示的冒号。)
7.D“是……还是……”是选择问,只在句末加“?”,中间的“?”应为“,”
8.B(A.“生存”后“?”改为“,”,句末应用“。”;C.是一陈述句,句末用“。”;D.项“实话实说”是节目,不是书名,应用引号)
9.C(A“太短”后用分号。B“陈杰对……说”后用句号。D两问号改为逗号。)
10.A(B引用的部分是做句子的成分的,因此,最后的句号应该在引号的外边。 C三个问号都改为逗号。D 顿号使用不当使短语的层次混乱。)
11.D(A项第二个“破折号”改为“逗号”;B项去掉第二和第三个“逗号”;C项“句号”改到“后括号”的外面。)
12.A(B、整个句子是一个单重复句,两整句间应用逗号。C、没有疑问语气,表示惊讶用感叹号。D、哪一种办法好是个问句,是设问,后面是回答,故应用问号。)
13.C(A项说后的“:”应该为“,”;B项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应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D项括号的内容是对斑斑的解释,应紧接在“斑斑”后。)
14.B(A,“无罪恶的被处死……却被现实所捉弄”,这些种种情况是对荒谬情况的列举,因此荒谬后面用冒号,“想给敌人开玩笑  却被现实所捉弄”是说的一种情况,两句话中间用逗号,“处死、成全敌人、不死、被抓”等后面都应该用分号。)
15.B(A“村民”前逗号改为问号,C第一个句号置于前面后引号内,D“同学”前用句号。)
16.B(A句中“鲁迅先生微笑着说”后用“,”。C句“到底种什么”后用“,”。D句“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中“、”应为“,”)
17.A(B两个问号都应改用逗号;C书名号应改用引号;D前三处逗号应改用顿号)
18.C(A前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B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后面有“即”;D第一个“围城”应加 “〈〉”,问号应改为句号)7.D(雅文化可以影响俗文化,但不会变成俗文化。) 19.D  A项第一问号应为句号,第二个问号应为逗号;B项引号外的句号,应放引号里边;C项的“纱巾”后应为句号。
20.D(选择疑问句的问号应放在后面,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
失误分析




l 破解高考标点使用的模糊点
在高考标点的考查中,命题者往往将功能、用法相近的标点混用,或者将标点滥用、错位,以此作为干扰点来迷惑考生。下面,我结合近三年高考试题,破解其模糊点。
一、问号误用:
【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①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2006年山东卷)
②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2005年江西) 
【解说】上述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已充当句子的宾语(①)或主语(②),整个句子没有独立的疑问语气, 两句的问号分别改为句号、逗号。
【2】选择问和连续问: 
③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2005年山东)
       ④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墙呀,是都凿了还是留下一面啊?(2005年湖北卷)
【解说】③是选择问,两问只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第2~3个问号改为逗号;④是连续问,是几个相对完整的问句连用,最后一个逗号改为问号。
二、倒装成分中间误用句末点号:
⑤“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2004年浙江)
【解说】⑤是主谓倒装,问号置于句末,中间用逗号
三、顿号误用:
【1】不同层次的并列短语之间误用顿号:
⑥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2006年湖北)
⑦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2004年湖南)
【解说】⑥是大并列套了小并列,故第一个顿号升级为逗号;⑦是并列内部已经使用了逗号,故第3、5个逗号升级为分号
【2】顿号和逗号的混用:
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或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2004年全国卷Ⅱ)   
⑨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浙浙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2004年全国卷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高考专题辅导:标点符号(含考点+试题训练)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