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11-07 15:04:00   浏览次数:793  栏目:高考复习辅导
标签:高考复习辅导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12.依照下面的句式,另选一物写一句子,意思要完整,每句字数不一定要与原句相同。(5分)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

地心有一个太阳。

                 

                 

                 

                 

                 

                 

1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内容要前后照应,并构成排比句。

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连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                 ,我们                                  ;友谊如                    ,我们                                             

1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在于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林中挺立的一棵;                                             ;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白云中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1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语句。要求文意衔接,修辞方法与画     的语句一致。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是平淡的,农民的生活很辛苦。每天早晨,父亲一阵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锹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了星星。夏天,     

                         ,冬天,                                         

附:答案及简析

1.B(从B项的意思看,后一个“巴金”当指巴金作品的风格特点,而不是指代“巴金”这个人)

2.举例:①仲夏亭榭里的弄弦 ②深秋山林中的独步  ③是灵魂的依傍  (前有“春日”,后有“隆冬”,故①②应填“仲夏”、“深秋”之类;③处应说书籍对人的作用)

3.(1)预祝它将留下甘甜的果  (2)给它泼水,使它渐熄渐灭 (3)乘风破浪,勇做大有可为的弄潮儿。(填下的句子应是前后对照的)

4.答案举例:我喜欢自然风光,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喜欢生活中的故事,而更喜欢富有魅力的风光摄影,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5.大浪迭起时,敢于勇往直前的扁舟对于懦弱者,尝试是一堵阻止前进的墙。

6.(1)微风吹拂,春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让漫步其间的游人感觉出春天的柔和与细腻,小草也贪婪地吮吸着雨露,柳条在轻轻摆动婀娜的身姿。

(2)风乍起,就掀起几片飘零的树叶,雨点像一个个小雪粒,浸入肌肤,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抬起头来望望天,天色灰蒙蒙的,不知何处是归程?(以上是举例)

7.(1)千家灯火夜如昼 (2)火树光腾不夜城(举例,合要求即可)

8.(1)跃马争春     (2)修身百年功(举例)

9.各人可以根据自己对“承诺”的理解作答,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1)可以说“承诺是……”,(2)(要用比喻)

10.略

11.略

12.示例:我是溪水,/不知疲倦地在河床/潺潺地流淌,/向前,向前……/我坚信/前方有我的大家园。

13.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朵朵五彩的鲜花;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14.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要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15.父亲以豆大的汗珠滋润着禾苗,父亲上山植草种树,为大山准备锦绣新衣。(举例)


上一页  [1] [2] [3]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