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不当教案
一、概念阐释
搭配不当,是指由于违反了语言的使用习惯、或语法规律而造成的一种错误。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都有此类语病题。
二、整体感知
1、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2006年北京卷)
解说:“桃林”与其前面的定语“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搭配不当。可改为:一排排、一行行的桃树,一树树的鲜桃”。
2、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2006年四川卷)
解说:“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有没有”是两面,而“关键在于”是一面,应在“在于”后加上“是否”。
3、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年广东卷)
解说: 定语“宰杀、解剖”和中心语“肉”搭配不当,因为宰杀、解剖的只能是牛,而不是牛的肉。
4、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2005年山东卷)
解说:谓语“焕发”和宾语“芬香”搭配不当,“焕发”改为“散发”。
三、类型解析
一、主谓不搭配
【例1】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2004湖南卷)
【分析】该句后一分句主语是“生产量”,谓语是“供应”“销往”。一看便知不搭配,应删“的生产量”。
【例2】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2004吉林卷)
【分析】后一分句的主语“时间”与谓语“进行”不搭配。删“进行”。
【例3】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人民日报》1993年6月 11日)
【分析】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该句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
【例4】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生活与健康报》
【分析】该句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
二、动宾不搭配
【例5】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2004重庆卷)
【分析】这是一个单句。谓语“看到”所带的宾语有“乡亲”、“小屋”、“街道”、“乡音”,显然“乡音”是不能“看到”的。
【例6】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戏剧电影报》1995年2月)
【分析】应把“举行”改为“举办”。
【例7】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新民晚报》
【分析】句中“创”与“气温”明显不搭配。《现代汉语词典》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改为“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
【例8】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
【分析】可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三、主宾不搭配
【例9】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1996高考题)
【分析】并列短语“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作宾语,只有“严肃处理”与中心词“事件”搭配,“批评教育”不能。
【例10】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分析】主干是“世界是过程”,这句显然不妥当,可以改为“世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过程”,或者干脆删去“一个”和“过程”。
【例11】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分析】主干是“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这显然不妥,修改时可将“成为”改为“跨进”,然后在句尾加上“行列”。
四、定语和中心词不搭配
【例12】“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2004辽宁卷)
【分析】句中并列短语“深刻而宽广”作定语修饰“内涵”。“内涵”“深刻”可以,“宽广”显然不妥,应改为“丰富”。
【例13】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
【分析】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整句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例14】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在出来。
【分析】“手”可以是“能干的”,但“聪明”的“手”就使人无法理解了,应去掉“聪明”。
【例15】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分析】花粉是不可数名词,因此不能用数量词限制或修饰,应将“朵”后加上“花”字,使之构成名词来限制花粉。注意:数量词与不可数名词(短语)不能搭配 。
五、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
【例16】人们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残疾人作家的发言。
【分析】“以亲切的目光” 同“注视”搭配,同“倾听”不搭配。应改为“人们都以……目光着这位残疾人,倾听着他的发言”。
【例17】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
【分析】“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
【例18】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分析】“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六、动补不搭配
【例19】真对不起,上次我们对你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分析】“周全”与“想、考虑”搭配,此处应改为“周到”才能同谓语“照
顾”搭配。
【例20】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分析】“整整齐齐”与动词“打扫”不搭配。
七、两面同一面不搭配
【例21】
,搭配不当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