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公文写作党团材料解放思想科学探析生态富民路径

科学探析生态富民路径

03-31 14:32:02   浏览次数:600  栏目:解放思想
标签:解放思想心得体会,解放思想大讨论文章,http://www.lexue88.com 科学探析生态富民路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新沂市来说,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认真研究谋划生态产业发展的整体战略,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生态富民路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实施方略。这对于新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生态富民产业发展的现状

  20xx年1-6月,新沂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539元,同比增长15.5%。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提升,主要得益于六大生态设施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等四大类生态富民产业的迅猛发展。

  一是生态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初步形成东部10万亩花卉苗木、中西部22万亩设施瓜菜、南部15万亩特色水产、286个高标准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和35万亩优质水稻、30万亩无公害花生等六大生态农业新格局。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量达37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徐州市级龙头企业12家。“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2家,各类合作社、专业协会达416家,农民经纪人8600余人,初步构筑了六大生态设施农业产业链。

  二是新型特色工业迅猛发展。新沂经济开发区、无锡—新沂工业园、新戴运河产业带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项目集群、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达219家,初步形成了以恒盛化肥、蓝丰生化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以八达重工、迪派溢石油机械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以华信塑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以圣能多晶硅为龙头的新型能源,以斯尔克差别化纺丝、科倍服饰为龙头的纺织服装等五大新型工业体系。

  三是现代服务产业异军突起。生态旅游上,初步形成以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马陵山、风景旖旎的骆马湖以及古色古香的窑湾古镇三大景区为龙头,以马陵山“五花园”、骆马湖度假区、瓦窑国家级农业旅游观光风景区和马陵山金土地观光园等景点为支撑,以农家乐、渔家乐等一批特色乡村景点为配套的环线旅游线路。商贸物流上,建成了以城区南京路为轴线的核心商圈、特色街区,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苏北建材物流中心二期等重大物流项目建成运营,钰桥物流、粮食现代物流中心等特色市场加速推进,城北、沭东、城南、新戴运河和窑湾港五大物流集聚区初具规模。文化产业上,挖掘开发了花厅古文化、窑湾古镇文化以及佛教文化等,加快建设了一批文体设施,“文化新沂”特色得到有效彰显。

  四是劳务产业全面提档升级。全市初步形成集培训、服务、维权于一体的转移体系,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由零散型向规模品牌型转变,由劳务输出型向外输内转并重转变。目前,全市有3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其中劳务输出12万人,就地转移18万人,服装、电子、保安、建筑成为新沂四大劳务品牌。

  生态富民产业基础的分析

  依据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对新沂生态富民产业发展的优势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更好地寻求良策,使生态富民产业真正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新沂生态富民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生态环境良好。 新沂地处苏北鲁南,沂、沭河冲积平原,市域腹地纵卧着马陵山脉,使之拥有丘山河湖之利。加之新沂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由大气、水源、土壤、生物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是发展生态富民产业的佳境。

  二是资源优势明显。新沂矿产资源主要有建筑材料、化工原料、非金属、金属等四大类,现已查明并开发利用的有27种矿产,其中黄沙储存量237亿吨,石英砂储量达22亿吨,含硅量达90%以上。金红石探明量为全国第一。农业资源丰富,可为农副产品加工提供丰富的物产资源。主要的旅游资源是“一山一湖一镇”。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马陵山,素有江淮“第一江山”之美誉。骆马湖为江苏省第四大湖泊,风景秀丽,令人流连。大运河畔的窑湾古镇,保留了众多明清建筑,富有地方特色。

  三是交通区位得天独厚。新沂是亚欧大陆桥东起第一座枢纽城市,位于徐州、连云港、临沂、淮安、宿迁五个大中城市的中心位置。陇海铁路与新长、胶新铁路,京沪高速与连霍高速、徐连高速、宿新高速公路,205国道与323、249省道,在新沂交汇,形成“四纵三横”的陆路交通网略。周围分布着徐州、连云港、临沂3座机场。水运西可凭京杭大运河直通长江、钱塘江等黄金水道,东可借连云港的深水良港与世界各大港口相连,公、铁、水、航“四位一体”,牢固奠定了新沂“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综合性、立体化的大交通枢纽地位。

  四是产业基础坚实。新沂作为沿东陇海产业带的中心节点城市,支撑作用明显。生态农业上,已初步形成两花(花卉苗木、优质花生)、两水(生态水产、优质水稻)、一瓜菜(设施瓜菜)和畜禽规模养殖的高效生态设施农业发展新格局。新型工业上,已初步(!)形成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资源精深加工等五大新型工业体系。许多群众在生态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等生态产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为壮大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生态富民产业发展的路径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新沂市紧扣“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进军苏北领先行列”主题,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阀门”,通过“三个四”的深入学习,“四走进四服务”的扎实调研,“四看四问”的广泛讨论,“反思自省、敢于亮剑”的深刻查摆,“民主公开,共谋发展大计”的民智汇聚,“四明确一承诺”的彻底整改,强力推进思想解放,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学江阴、赶启动、超建湖的“学赶超”目标,确立了加快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奋斗目标,设立了“五年任务四年完成、进军苏北领先行列”的阶段目标,制定了打造实力新沂、生态新沂、魅力新沂、平安新沂、和谐新沂的发展目标,提炼了以生态新沂为中心,以人才、产业、环境三大平台为支撑的科学发展模式。

  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体系,新沂市实施“生态富民”战略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好“春华”与“秋实”两篇文章为引领,以“三农富市、工业强市、城建靓市、三产旺市、品牌立市、文化兴市”等六大战略为核心,以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一中心、四片区”差别化发展的要求,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思路,做大设施农业,做强新型工业,做优劳务产业,做靓生态旅游,做活商贸物流业,在生态富民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做大高效设施农业,筑牢生态富民基础。按照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坚持龙头企业培植、专合组织培育、规模基地建设三管齐下,着力提升高效生态设施农业产业水平。对现有龙头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实施差别化培植的方略,加速远大畜禽等3家省级龙头企业进入国家级龙头企业的行列,加快大唐食品等12家徐州市级龙头企业晋升为省级龙头企业。加大市骆马湖水产品合作社等62家重点“四有”专合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力度,使全市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农民专合组织的梯次发展新格局。采取“市抓万亩片、镇抓千亩方、村抓百亩田”的办法,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同时,进一步提升北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涉农大市场运营水平。大力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龙头”的产业链条,实现六大生态设施农业扩量提质增效。力争到20xx年,全市建成25万亩设施瓜菜、10万亩花卉苗木、30万亩无公害花生、15万亩特色水产、35万亩优质水稻和300个高标准畜禽规模养殖小区等6大精品生态设施农业基地,真正把设施农业打造成新沂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

  (二)做强特色新型工业,拓宽生态富民渠道。按照“精细、节约、集约”的要求,在搞好与江苏沿海开发有机对接、突出规划先行的前提下,建立以市场融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强新型工业发展载体,使江苏新沂经济开发区、无锡—新沂工业园、新戴运河产业带以及7个镇级工业集中区成为吸纳重大项目的“强磁场”。灵活运用规划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现代招商方式,大力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全市五大新型工业关联度大的高新技术和资金密集型重大项目。以推动企业上市、大力培育优势企业为重点,全力培植一批纳税销售超5亿、10亿、20亿、50亿、100亿梯次发展的龙头骨干型企业,切实增强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资源精深加工等五大新型工业体系吸纳就业的功能。

  (三)做优劳务经济产业,提升生态富民水平。将继续采取优化整合的办法,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扶贫部门的贫困劳动力培训、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以及农业科技入户培训等政策性项目和资金进行有机整合,以培训券的管理发放为抓手,切实加强对农民的岗位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拓宽农民视野、增强劳动技能,提升内在素质,积极投身发展生态设施农业。加快建设大型劳务公司和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服务规范化、有序转移规模化、劳务产业品牌化,促进农民尽快向二三产业转移。

[1] [2]  下一页

,科学探析生态富民路径
《科学探析生态富民路径》相关文章

tag: 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心得体会,解放思想大讨论文章,党团材料 - 解放思想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所有评论
评论加载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