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师,您好!
前一段时间,我组织了一次科学活动,让儿童利用原有的沉浮知识来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使原先沉在水里的浮起来,原来浮在水面的沉下去。孩子们一听任务,马上兴奋起来,按我的要求,四人一组开始探索,很快,孩子们就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有的把橡皮泥团成两个小球,分别插在冰棍棒的两边,做成一副哑铃,使原来浮着的冰棍棒沉了下去;有的把曲别针装进空蜡丸盒里,使它浮了起来;有的把橡皮泥压成薄片,像被子一样盖在几个乒乓球上面、橡皮泥浮了起来;有的则把它包在乒乓球外边,使乒乓球沉了下去;还有一小组孩子群策群力争经过多次尝试,最后终于把它做成了一只浮在水面上的小船……总之,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改变了物体原来的沉浮状态。
活动结束前,我让孩子们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并由衷地赞扬了他们爱思考、爱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态度。最后,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巩固所学知识,我总结说;“今天,我们小朋友更清楚地知道了一个道理——什么样的东西会浮起来,什么样的东西会沉下去。大家说。什么样的东西会浮起来呢?”没想到,我期待的全班积极的回答声没有出现。我又问了一句,有的孩
子说“我让橡皮泥浮起来”,“我让曲别针浮起来了”……但我希望的是他们做一个概括性的回答。于是,我又问:“用一句简单的话,应该怎么说?”孩子们又都不作声了。无奈之下,鬼使神差似地,我说了一句:“小朋友要记住,轻的东西会浮起来,重的东西会沉下去!”
这次活动是我们园内的观摩研讨活动。中午评析会上,大家对这个活动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但一致指出最后的总结是个“败笔”。这一点我也有同感,因为我说最后那句话时,自己也意识到有科学性错误。但是,不这样总结又能怎么办?“比重”这个概念孩子是懂不了的呀!说实在的,准备教案时,我费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环节,左思右想多少遍,始终想不出怎么样总结才能既准确又能让孩子听懂。如果不总结,又觉得少了点什么,起码教学过程不完整了。我把我的困惑讲给大家,希望大家帮我出个主意。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少老师还说,要是换了自己,大概也会这样做。
冯老师,您看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菁菁
菁菁老师,你好!
从你的介绍中,我感到你组织的这个活动的确不错。
1.任务明确,难度适当。
儿童具有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同时,任务本身对他们又构成一个真正的“问题”——需要他们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并进行逆向思维来解决。认知学习只有在有问题的时候才真正产生,没有问题的学习只是一种机械重复和练习。
2.材料丰富而且十分“平常”
丰富的材料可以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平常的材料不仅容易寻找,而且可以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引发
儿童随时随地利用身边物品开展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虽然,这种影响是潜在的,但却是深远的)。
3.为儿童提供了合作学习的环境。
合作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品质,这种品质是通过大量合作的活动逐渐培养出来的。只有在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活动中,儿童才能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合作。你能在科学活动中注意到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当然,这个活动的优点很多,这里就不再—一列举。其实,你从孩子们认真的工作态度中,从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活动的成功。所以,我们说,孩子的反应是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最公正、最坦率的评价。
同样,我们也可以从孩子没有对你的总结作出积极的回应中发现问题。
我认为,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一般情况下,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的确是“总结”的作用。但是,针对这个活动的总结,我想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
1.你认为这个活动中应该加强和巩固的东西是什么?
2.对于“什么样的东西会浮起来”的总结提问,你希望孩子怎样回答?
我试着进入上述活动情境,模拟体验一下整体过程,我感到,如果不使用比重这个概念,第2个问题是很难做出概括性的回答的,说得更直率一点,可以说是无法回答的。即使剔除掉“轻的东西浮起来,重的东西沉下去”这个总结中的不科学因素,也无法用作今天这个活动的合乎逻辑的总结。因为今天的任务是改变物体原有的沉浮状态,使原本沉的东西变为浮,原本浮的东西变为沉。而儿童在做这种改变时,多数情况下借助了其它物体:用橡皮泥使木棍沉下去,用乒乓球使橡皮泥浮起来……这种情况下,沉与浮不仅不是一个“轻”或“重”字能概括的,甚至也不是以往儿童所知道的“木头做的”、“铁做的”所能包括得了的。或许我会说,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沉,也都可以浮,只要我们设法改变用它做的东西的比重。但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然是幼儿无法理解的,更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来。因此,这个问题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他们只能说把一个个具体的
活动结果表述出来,如“用乒乓球使橡皮泥浮起来了”作为对这个“难题”的回答。
对于第一个即“这个活动应该加强和巩固的东西是什么”的问题,我认为,更合乎逻辑的答案是儿童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同伴之间的合作,当然,也包括对“物体的沉浮状态是可以设法改变的”这样一种认识。这些,你已经通过自己“由衷”的赞扬作了肯定和强调,让孩子们感到老师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应该巩固和加强的是什么,这不就是你对这个活动的很好的总结吗?
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最后的情况呢?从你的介绍中我感到你觉得这样总结还不够,还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大概是少了点“知识”吧。科学最后没总结到知识点上,总觉得有点遗憾,有点降低了活动的价值。菁菁老师,我是不是说到点子上了?
恕我直言,在你的思想深处,还是过于看重知识性的目标,轻视态度、能力的培养;在知识性的目标中,看重表征性的知识(即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原理、规则等),轻视程序性的知识(即做的知识),否则,就不会明知这个活动的知识点不好总结,还非要冒着出科学性错误的风险而硬去总结了。孰不知,从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观点看,后者更为重要。尽管你组织的活动十分有利于儿童的长远发展,但你自己却没有特别看重它,否则,就不会出现最后那段画蛇添足的总结了。
菁菁老师,你说呢?
我后边使用的语言可能过于直率,菁菁老师,请原谅。
tag: 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教学计划,幼儿园教学案例,幼儿园教学反思,幼儿园管理 - 幼儿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