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两小儿辩日》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日出时太阳离地球近,还是正午太阳离我们近?
2.为什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3.为什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这些都是与地理有关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篇短文。不仅这篇课文,语文书中有很多课文中都涉及地理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所以,老师觉得学习地理能够更好地服务其他学科。
二、联系生活,研读教材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过渡:学习其他学科离不开地理,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地理。
读一则“关于海啸的报道”。问:这则报道给你什么启发?
1.将学生分组(一般四人一组,分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发言人,可以有变化)请每组学生都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现象与
2.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并选择一部分对应做出简单的解释。
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地理。
学生看投影:(书上的四幅图)
1.从图上看到什么?提示: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差异?
2.让学生分组,一组根据图提出问题,一组回答问题。
3.请同学介绍旅游景点,举例说明那些地方与我们这有什么不同。(可以举南方与北方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上的差异)
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人总是会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过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必然的关系。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处处都有地理。学习地理,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好。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请同学们看p3巴比伦介绍讨论:
提问: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学生分组讨论。
,与同学们谈地理 教学设计tag: 教学 ,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