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设计应敢于突破教材的局限
现实中的教师往往将自己定位在教材内容的执行者的角色上,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最佳的途径将教材蕴含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同时还必须面对社会普遍标准的评价与批判,这就导致牺牲了学生真正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思考与实践的权力。
一个理想化的探究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投身于研究之中的过程,教师只是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提升,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选择和实施课堂教学策略。
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展现灵活应用教材的能力。体现科学教师对科学教育理念的认识,对教材的再创造是达到科学教育目标最关键的因素。在这堂课上,教师非常巧妙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探究、交流。特别是知识层面与知识层面之间的连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都要以敏锐的目光,和精确的语言,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把学生一些不利于课堂进程的无意识问题,用一些巧妙的语言和手势,引导学生始终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一面发展,并不是时机的“抛砖引玉”,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更高层次。
,《美丽的彩虹》教学案例
tag: 教学 彩虹 ,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