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七子之歌》
人的许多能力都不能复制的。象写作能力、运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虽然不能复制,但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尤其是朗诵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语文教材里,适合朗诵的课文非常多,例如:《再别康桥》《春》《海燕》《白杨礼赞》……但大多数的课文是适合于单独朗诵的,在训练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大多数的同学听某一个人朗诵的场面,不能调动起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也难以培养体育朗诵的能力。
真正适合于集体大型诗朗诵的,我看只有《七子之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两着诗。
所以在教这两首诗的时候,我基本上是不讲课文的,主要的精力放在“排”上——真正的排练大型诗朗诵,由全班同学参加演出的诗朗诵。
平时我们如果有了大型诗朗诵节目的时候,大多是从每一个班里挑同学,既要形象好,又要朗诵能力好,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没有机会登台,但也就没了机会接受那排练过程中的提高!这一次,我豁出语文课的时间,让全体同学都上,每个班作为一个演出单位,在排和演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美好,朗读的美好、语文的美好。
第一步:读出诗歌的韵味。这一环,相信每一位语老师都能做到,程度好的学生,甚至不需要点拨,所以占时很短。
第二步:放声练习。是指让学生朗朗地放出声音,痛痛快快的读!这一环很不好调教。我的方法是:在不借助于任何扩音设备地情况下,我和学生朗读一节诗,如果后排的同学听到了我的声音,那么全班同罚千字作文,这样一遍下来,声音立刻提了上去,气势有了;但女生还是不容易放开,再加一轮,同一节诗,男生不读,只全体女生和我一人较量,输了,还得再加作文一篇!
第三步:美音练习。
声音有了,气势有了,但不一定就美!人的声音有可以通过调整变得好听些的,发音时略靠后些,注意用上腹腔的气和力量,想象在声带中含着一口水,使声音听起来圆润而洪亮,这不一朝一夕的功夫,但,练一次,总比不练好。学生觉得很有收获的。
第四步:分配角色。
既然是大型诗朗诵,就不可能是全体齐读,这篇课文我分了六个领诵。这也是一个极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环节,谁都想上,那就抢吧,也许上了十二个同学才确定下来由谁担当此重任,而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每一次都能有一些原本非常内向沉默的同学勇敢地上台,赢得大家的赞语,也为自己赢得永生难忘的自信。
除了领诵,还安排了唱,因为这首歌大家都会,不用教,只明确什么时候用就好了。其他的,哪里齐读,哪里分开,明确给同学,然后稍作练习,争取背下来自己需要的段落。
第五步,练站姿和眼神。我们可以长得不高大,不英俊,不太漂亮,但不可以不挺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三分钟就够了,学生都军训过,不难。但还得调学生的眼神,有的同学眼神是定的,这是注意力很好的表现,但有的同学就是游移的,这就得有简单的方法来指导:在教室前墙上找一个点,让他看着这个点就行了,那个点最好选他平视正前再往上一点,这样他的眼神就会给人以大而亮的感觉。
第六步:我会给学生排队形。
这要取决于时间,因为用的是语文课时间,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会给学生排出队形来,让他们觉得有上台的感觉。
第七步:表演!我们也会“彩排”一遍,毕竟会有同学忘记自己哪里起落的时候,但彩排只能一遍,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
最后正式表演的时候,让孩子们想象下面坐了千余观众,充满深情地朗诵!
表演之后,所有的同学都会觉得很累,嗓子微疼,但很痛快,很愉悦。虽然我们没有观众,但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做了一回演员!
只要班里有三十位以上的学生,这个方法就能用,就可以排出气势来,一节课也足够了。
只是这样上课太累了,但我依然愿意,愿意和学生们一起享受朗读的酣畅淋漓!
,我教《七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