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昶《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
授课班级:奉化市尔仪小学 501班
执教者:奉化市实验小学 郭昶
第一课时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文章,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些什么。
(师出示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一段文字,生自由读)
师:读了《爬山虎的脚》这一段文字,把你读懂的跟大家说说,没关系。
生:爬山虎很好看,而且很有生命力。
生:这段话讲了叶子的生长过程。
生:爬山虎的叶子很新鲜。
师:(指着作者名)大家注意这些文字了吗?请读一读。(生齐读)
叶圣陶先生通过仔细观察,向我们介绍了他家院子中的爬山虎。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中也有爬山虎,咱们一起读读题目
(生齐读课题)
师:今天所写的爬山虎会写些什么?请大家自己发出声音读一遍课文,想想写了些什么。
师:读了后,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生: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文章的事。
(师板书: 修改作文)
师:还写了些什么?
生:去叶圣陶家做客。
师:我们概括得简洁些可以说 受邀做客(板书)
师:还读懂了些什么?
师:叶老先生质朴、亲切、认真
(师板书 质朴 亲切 认真 )
师:读了一遍课文,大家对叶老先生有了那么多的了解,真了不起。读着这篇文章,老师不觉有疑问:我们学到了叶老先生那么多的东西,为什么题目却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如果让大家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题目?
生:叶圣陶先生。
生:意义非凡的夏天。
生:一副画像。
师:出什么题目,谁最有发言权?
生:课文。
师:我们就先以第一个题目为学习点去学习。
师:请大家默读写到叶老先生的部分,并思考这个问题: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 。
(生仔细默读)
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学生齐读)
师:说他认真就认真了吗?大家有根有据的来说说,好不好?
生:“一张画像”改成了“一副画像”。
生:翻倒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师:好,请你来读这句话。(指屏幕)
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读得挺好)
师:我们来关注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的话:“翻倒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从这里我们感到认真外,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厉害。
师:厉害的含义很深,你怎么认为?
生:关心。虽然我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对我的关心。
师:读好这句话:“翻倒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生读这句话,读得有声有色)
师:我们关注其它的几处修改,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对我的鼓励和赞扬。
师:你读懂了作者的意思。能不能填进去说一说?
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对我的鼓励和赞扬。
师: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以及他对我的关心、鼓励和赞扬。千言万语汇成了这一句话。(指大屏幕: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我们读好这句话。(齐读)
师:春风拂面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生:风吹在脸上很舒服的感觉。
师:仅仅是风吹在脸上吗?
生:心里。
师:我已经把叶老先生记在心里了。让我们走入“受邀作客”部分。
(出示:他跟我的谈话,让我 。)
请大家带着这个提示自己读课文。
(生自由读)
生:他跟我的谈话,让我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师:讲得真好。作家到底是怎么做的?能不能联系前面的一件事来说说?
生:认真的修改作文。
师:不仅认真地修改别人的作文,还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生:他让我感到像是一个大朋友一样。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说:“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师:你真会读书。融化一词,你平时是怎么用、怎么说的?
生:棒冰融化了。太阳照到雪,雪融化了。
师:我说我的心被融化了,你想到了什么?
生:叶老先生的亲切、平易近人的态度以及他做事的认真,非常让我佩服。
第二课时
师:在作者15岁之后又发生了些什么?请自己读,我想大家对这个“意义非凡”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师出示: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纸的生命》、《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生自由读)
师:为什么说是意义非凡的夏天,你读懂了吗?
生:要不是叶老先生的评语,我不会有以后这么大的成就。
生:在谈话中,我知道作家是怎样做的,所以我也成了一位有名的作家。
师:同学们的题目出得很好,作者想到了吗?
生:想到了。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有什么目的吗?我们找到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部分。
(生读)
师:去掉描写爬山虎的这一部分,读一读是否通顺?行不行?
生:还是通顺。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写这部分呢?请把前后连起来再大声读读,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沉默)
师:请再读一遍,有和没有作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再读)
生:写出了作者的情感。
师: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怎样的心情呢?
生:我感到很庆幸,很兴奋。
师:请你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的心情。
(该生读,读得挺好)
师: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我的心情。
(生齐读)
师:作者把自己的情寄托在对爬山虎的描写中,这是“借景抒情”。
(板书: 借景抒情 )
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寄托了作者对先生的感激,对先生的怀念。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师引读,生读描写爬山虎的部分。)
师:文章的结尾说,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总是那么绿着?是仅仅在眼前吗?
师:那片爬山虎不仅绿在墙上,还绿在―――
生:作者的心里。
师:是啊,1988年,著名作家叶圣陶逝世。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发生于30年前少年时代的故事。同学们,在肖复兴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
(师投影出示: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 )
生:作者忘不了叶老先生对他的关心,忘不了对他的指导,忘不了对他的教育!
生:作者忘不了叶老先生的认真亲切,忘不了他的亲切,忘不了他的实在!
师:是啊!30年过去了,肖复兴仍然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叶老曾经写过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读――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取这样的一个题目,仅仅是写景色吗?
生:不是。
师:那么题目中包含了什么?
生:包含了作者对叶老先生深切的怀念。
师:对!同学们,有许多作家都写过感激、怀念老师的作品,著名诗人舒婷也用相似的命题描写发生在中学时代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这里呈现的只是文章的结尾,如果有兴趣,就请同学们课外去阅读这一篇《在那颗星子下》。
……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师:下课!
tag: 教学 爬山虎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