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结题报告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如何增强小学生习作兴趣研究”结题报告,
(1)全新的习作教学观。通过今昔教学策略的对比,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崇尚填鸭式的技能技巧教学法,而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创设情境,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因而习作教学过程轻松愉悦,张驰有度,充满人文情怀,彰显个性色彩,形成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观。
(2)生成了习作教学的素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在童心童语构筑的世界里,感受儿童生活的纯真、鲜活、质朴,从而拥有一颗童稚的心,真正成为学生习作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找回久别的童心、童趣,从而更深、更广地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师生互动中丰富了情感,加深了体验,生成了智慧,提升了素养,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3、成果的展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成果能与更多的同仁分享,让学生的心灵话语能与更多的人交流,我们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收集了相关资料,编辑了学生习作文选《麦穗集》,文学社刊《校园采珍》,班级专刊《快乐作文》,收录实验教师习作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和学习心得,编辑了《教科研写真》。
4、主要成果:
“‘如何增强小学生习作兴趣研究’结题报告”发表于《学科带头人小学语文教学与实践》;
“‘猜猜看’习作教学案例与反思”发表与学科带头人小学语文教学与实践》;
“赏识可以创造奇迹”发表与《福建教育》2005年第6期;
五、结论。
1、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先导,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保证。
2、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精心培养与呵护,长期不懈的努力。
3、这一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也适用于非农村的小学生。
六、问题。
本课题实验预设时间为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人的兴趣受个性品质、外界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它具有可变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人生的历程是漫长的,学生能否在今后更长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浓厚的习作兴趣,仍需我们的关注。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脱节,将会增加研究持续性的难度。我们期待其他子课题组的同仁能与我们协作,把这一课题做得更深,更好。
七、说明。
因为课题组负责人张依芳同志工作变动,于2004年9月调往荆溪中心小学,为了与课题中心组保持正常的联系,通讯地址已更改成目前的工作单位。请核实。
二OO五年十月
参考文献:
1、《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 朱作仁 1993·福建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李吉林 1996·江苏教育出版社
3、《教育科研技能训练指导》 蓟运河 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4、《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 林建华 1999·南京大学出版社
5、《教育科学研究》 2003年第6期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
6、《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上一页 [1] [2] [3]
,“如何增强小学生习作兴趣研究”结题报告